
抗日战争时期,鄂豫边区曾专门生产一种“女将军”牌香烟,烟盒上是一员女将跃马举枪的飒爽英姿。这位边区“女将军”,就是被毛主席称为“红心女战士”的陈少敏。她上马能手举双枪杀敌,下马能光脚插秧,朴实亲民的作风深受边区群众爱戴,大家都亲切地称她“陈大姐”,而敌人则畏惧地称她“陈大脚”。20世纪60年...
江南的暮春时节,沿湖盐线过乌镇十里,微风掠过广袤的田野,尽荠麦青青。我与妻子准备寻访湖州市南浔区钟家墩,当年“朱汪部队”的血战之地。车到洋开庙,兜兜转转,我的眼里一下闯进四岔口大漾潭。一片白花花、水茫茫的景象,恰似到了水泊梁山,远处偶有船只,疑是阮家三兄弟摇橹撑篙,欸乃一声无边绿。河堤杨柳依...
一个战地护士的日记残页1937年9月25日,平型关突降大雨消毒水的气味,在雨中稀释血腥却更浓。泥泞的担架拖回一个敞开的腹腔二十岁的田野,露着断裂的根茎他手心紧攥,半块窝窝头的余温“姐,赢了吗?”声音悬在雨丝上我咬紧下唇,点头。针尖牵引坚韧的棉线,穿透撕裂的皮肉...
1939年初夏的一天,血红的夕阳从地平线落下,一个矫健的身影闪入了大运河南岸的辛家庄,联系上了农抗会会员吕龙。来者是新四军侦察班长茅蛟,他带来一个紧急任务:今夜十点,有一个排的新四军要护送一位首长从这里渡过运河,前往丹北地区。“大哥,有船吗?”吕龙没有直接回答,看了看这位扎扎墩墩、身穿便...
1942年秋的一个夜晚,吴中县城的夜色如墨般浓稠。陈劲生刚闩上后门,巷子里便传来关西腔夹着日语嘶吼:“快追!往东!”军靴重重踏在青石板上,惊起几处院落里的狗吠声。陈劲生屏住呼吸,后背贴紧砖墙,待嘈杂的脚步声绕过街角,才轻手轻脚地上楼。浅睡的阿珍刚要拉亮电灯,陈劲生赶忙摆手示意,不要开灯。陈劲...
张志明,河南新乡辉县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作品见于《小说选刊》《百花园》《啄木鸟》《安徽文学》《故事会》《小小说月刊》《小说月刊》《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微型小说月报》《短篇小说》等。曾获中国微型小说年度奖、河南省小小说学会双年奖、《百花园》年度优秀原创作品奖等奖...
《胡家桥旧事》记录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未至七十年代未十余年一个豫北村庄的系列故事。那个时段正是我的童年、少年时期。那个年代,没有升学压力,没有各种学习班培训班,没有手机和网络,因此那时候的农村孩子拥有更多的玩耍空间与时间。那时候虽然还算是贫穷时期,吃得不好但已基本吃得饱,穿得不好但已基本穿得暖...
《金山》刊载有关中国古今文学流派、农业问题、文化建设发展、经济纵横、艺术教育、语言研究为一体的学术研究论文,以及书评和学术消息等。杂志20多年来在国内产生了很大影响力,目前可以发表有关中国文化建设发展、经济纵横、文学艺术、教育教学、科学技术、工程理念、学术探讨为一体的研究型论文。它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万方数据全文收录期刊,中国龙源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正刊,江苏省一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