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清代安徽蒙城人苏廷煜,是与梁齐名的书画家,尤以指墨画梅兰竹菊著称。他品行高洁,寄情书画,享寿百年,作品广为流传,尤其擅长指墨画竹。苏廷煜的指墨画受到清代高其佩的影响。苏廷煜的指墨画竹开创了新的艺术境界,其作品不仅技艺高超,而且富含文化内涵和哲理。关键词:苏廷煜;虚谷;指墨画引言...
图1 王盛烈 八女投江154cm×392cm 1990 中国美术馆藏王盛烈(1923—2003),字橐子,山东青州人,是当代现实主义中国画的大师,同时也是杰出的美术教育家。他于1941年至1944年赴日留学。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归国并参与创立了东北青年同盟,历任宣传部科长、部长等职务。此...
内容提要:书法基于汉字书写,伴随实用而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在理解汉字美的基础上去欣赏书法是大众书法审美的基本方法。汉字的基本形状是方块,给人方正端庄之感,方圆相济是书法“造型”的要旨,是书法美的“物质”基础。“象意”是“六书”造字的内在依据,是观物取象、物我相通的思维,是欣赏书法“意象美”...
内容提要:明代以前的花鸟画绘画语言是偏重物构性的,此后明显向线构、字构转化。这一转化是明清花鸟画笔墨结构衍变的体现。“比兴喻物”“舍形悦影”与“易象推衍”是促进明清花鸟画构象衍变的三种重要观照方式。明清时期形成的线构、字构型绘画语言是“哲学性”的,是高级形态的写意性语言。只有从物构中解脱出来,进...
内容提要:在西方学术、知识体系持续介入的民国时期,多数学人利用西方知识话语,从不同知识路径出发,对中国书法进行了“现代”理论阐释和价值构建。其中,以邓以蛰为代表的民国学人,在“科学化”的整体思维指导下,批判性地借鉴了新史学观的“现代”意识,通过对书法艺术身份地位、书体史及书法“体—形—意”历时性...
内容提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敦煌识字类蒙书进行了深入分析,共发现11种。其中,39件写本的年代可考,时间跨度自唐贞观至宋初,且集中在晚唐五代时期(数量占四分之三)。这些写本书风多样,有的蕴含魏碑之雄浑笔意,有的流露隶书之古朴韵味,还有的深受唐代名家风格的影响,彰显了敦煌书法教育的独特风貌...
内容提要:清代“通儒”李兆洛在文学上卓然成家,于书法艺术也颇有建树。其平素与包世臣、邓石如等书法家交往密切,且热衷于刊布前人的金石翰墨作品,然而这一领域内的成就却鲜少受到学界的关注。本文即围绕李兆洛书院刻帖《辨志书塾所见帖》,通过文献钩稽,考证其刻帖目的、遴选标准、帖本来源与搜访过程,并以此管窥...
《书画世界》我们的宗旨:立足传统书画艺术,以一流的稿件、一流的编校和印制质量,办一流的书画专业杂志。突显经典,弘扬传统,服务当代,具有学术性、全面性、权威性和可读性。杂志主要栏目有:重读经典、大家、画语录、博论、对话、视点、精英论坛、中国画家、中国书家、中国篆刻家、强势中青年、旧文新刊、新作时评、院校专线、技法讲坛、金水画廊、网事、读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