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方士庶是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活跃于扬州画坛的徽州籍画家。这一时期,“扬州八怪”潮流兴起,画坛人才辈出。方士庶长于山水画,博采众长,因心造境,在扬州画坛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文以安徽博物院藏方士庶绘画作品为探究对象,结合徽州地域文化对他的滋养以及他寓居扬州的生活经历,系统梳理其绘画渊源、风格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笔下的千年雨丝,至今仍浸润着华夏民族的集体记忆;“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诗句中的苍凉叩问,道尽了生死相隔的永恒怅惘。清明将至之际,人们在雨花台上追忆忠魂。傅抱石所作的《雨花台》,将传统节气的人文情怀与革命圣地的精神象征熔铸于尺素之间。画中斜...
内容提要:从编纂书学丛辑的视角来审视,《古今法书苑》发挥着串联宋、清书学丛辑的作用,在中国书学学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并对清代书学丛辑的编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代以《佩文斋书画谱》与《六艺之一录》为中心的书学丛辑,不仅承袭了《古今法书苑》的编纂体例与思想,更在此基础上对书学丛辑的编纂进行了深化与...
内容提要:战国时期文化教育的快速发展,传抄简牍书籍的流行,使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很快得以传播。从近年出土的简牍和帛书的墨色来看,当时的制墨技术已相当发达,墨的广泛使用拓宽了文字使用的空间,将文字从甲骨、青铜器、石刻上解放了出来,书写方式由重于铭刻转向了大规模书于竹帛。本文分别从制墨的文献记载、考古...
内容提要:本文以医学生的“中国书法审美与临摹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为案例,对该课程的目标设计、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考核、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以期更好地实现美育教育与医学专业的深度融合,力争在提高医学生审美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同时,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提升其人格...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额济纳汉简上书迹字形的分析,发现额济纳汉简具有线条平直化与方折化的特征。简中的书迹存有隶书形态,但尚未完全成熟,仍保留少量早期隶书笔法的遗存。虽然这些文字书迹仍处于书体过渡时期,但已经完全表现出隶书的特点。这类文字书迹在额济纳汉简中具有较为独特的地位,反映了隶书从篆书向成熟形...
内容提要:明代王世贞对王问书法极为推崇,并对其书法作品进行了精妙的题跋点评。本文以王世贞《王子裕先生墨刻五跋》为切入点,结合明代书法史背景及王问的生平交游情况,剖析王问书法风格的形成机制与艺术价值。通过梳理王问对苏轼、黄庭坚、张旭等书家的继承关系,揭示其以狂草书风为核心的创作理念;探究其对“赤城...
《书画世界》我们的宗旨:立足传统书画艺术,以一流的稿件、一流的编校和印制质量,办一流的书画专业杂志。突显经典,弘扬传统,服务当代,具有学术性、全面性、权威性和可读性。杂志主要栏目有:重读经典、大家、画语录、博论、对话、视点、精英论坛、中国画家、中国书家、中国篆刻家、强势中青年、旧文新刊、新作时评、院校专线、技法讲坛、金水画廊、网事、读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