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见到了最小盅的“蒸排骨”“干蒸烧麦”,排骨只有两粒,烧麦只有一个。不要误会,不是主人家小气,且听我慢慢道来。
最近到广东佛山南海走了走,在主办方的安排下,探访了一些餐企,与当地很多颇具匠心的餐饮人交流得很愉快,而在其中一站旺阁渔村,老板的颇多巧思,引起了我的注意。
比如,粥、米饭都可以只要半碗,服务员并不是简单粗暴地直接把量减半,而是用更小的碗来盛装,出品依然是饱满的,造型在线;菜不仅可以点半份,甚至还能点四分之一份,价格也是相应等量减少的;只要是能论“个”计量的点心,都可以只点一个——同一类点心不同颜色,还可以做个三色拼盘,所以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种点心。作为一个粤式早茶的爱好者、资深“一人食”型顾客,此前我曾有过多次因点了太多种类而不得不打包的经历,颇希望这种方式能够得到大力推广。
旺阁渔村的创始人荣哥是名厨出身,聊天时听他讲了很多。他说,如果要吃饱很容易,点只鸡点条鱼,再点个青菜就能搞定了,但顾客没有体验感。而这种小份甚至论个点单的方式,可以让顾客能品尝到更多品种,但又不会增加更多费用,还能减少浪费。“我们一直都在提倡光盘,但你又不给顾客具体的措施,让人家怎么‘光盘’?”他说。
但这样会不会让服务员觉得麻烦、增加后厨的工作量?对于这个问题,荣哥说从当初实践起,就一直在给员工做思想工作。更何况,“钱赚得少、赚得麻烦,总比没得做要强”。
再如,就餐往往需要酒来助兴,但如果客人不喝酒、不适宜饮酒怎么办?别急,这里有特调饮品,装在香槟杯里,色泽与香槟极为相似,但喝一口就会发现,是苏打水加绿茶。既保留饮酒的仪式感,又照顾到了个体需求,服务细节、情绪价值、饮食文化,在这一杯“酒”里拉满。
这几年餐饮生意的确不好做,但总有人能在困境中找到自己的路。荣哥的这些措施与其说是生意经,不如说他琢磨的是人心,是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是以顾客思维来做生意。再大的餐饮企业,也是从一盘菜一碗饭开始做起的,所以哪怕是一粒排骨、一个烧麦地卖,积累起来,也能成就一个餐饮帝国。
时间少,还有很多这样的细节没体验到;篇幅短,也没法在这里一一说完,但如果你有机会到南海,可以顺路来这里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