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饮品行业的舞台上,巨头们的身影依旧瞩目。康师傅2024年营收806.51亿元,微微上扬的曲线见证着老牌劲旅的韧性;娃哈哈重回700亿元营收区间,宣告着王者的归来;统一在中国大陆核心业务营收突破300亿元大关,每一步都踏得坚实有力。他们旗下的冰红茶、纯净水、营养快线、阿萨姆奶茶等战略大单品,宛如行业夜空中最璀璨的恒星,长久以来散发着耀眼光芒,占据着消费者心智与市场版图的重要位置。但在这看似稳固的格局之下,时代的浪潮正汹涌袭来,推动着整个饮品行业驶向新的方向。
健康化:消费新诉求下的行业变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健康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这一趋势如同强力引擎,驱动着饮品行业健康化的转型之路。数据是最有力的佐证,从2020年-2023年,功能饮料市场规模从1224亿元一路攀升至1569.04亿元,年均增长率令人瞩目。无糖茶更是在2023年实现了翻倍增长,增速远远跑赢整体饮料市场大盘。
健康化趋势首先体现在配料的变革上。消费者对于饮品配料表的关注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们渴望看到的是干净、简单的配料,拒绝过多化学添加剂、色素香精的“入侵”。像农夫山泉的NFC果汁,以其带有水果纤维沉淀的真果汁特质,证明了配料的天然与纯净;悠小君黑嘴唇桑椹汁,凭借100% 纯桑椹汁、无任何添加剂的配方,成功抓住了追求健康纯粹消费者的心。同时,药食同源配料的兴起,如红豆薏米水、桂圆姜枣水、五指毛桃茯苓水等中式养生水,为消费者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健康呵护。以猩猩暴走低钠电解质水为例,其钠含量低于国家标准,解决了传统电解质水钠含量高、口感差、伤肾脏的弊端,更契合大众健康需求。
无糖少糖已然成为饮品市场不可逆转的潮流。元气森林苏打气泡水的横空出世,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掀起了无糖饮料的发展热潮,如今已成为健康饮品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众多女性消费者为保持身材,对含糖饮料避之唯恐不及,无糖饮料则成为她们的心头好。放眼国际,日本饮料市场中大多数产品为无糖,这一现象预示着中国无糖饮品市场潜力巨大。不仅在饮品领域,未来无糖概念有望在食品等更多领域掀起波澜。
先进的技术设备是保障产品健康的基石。无菌冷灌、HPP 超高压杀菌等技术逐渐普及,君乐宝悦鲜活采用0.09秒瞬时杀菌技术,最大程度保留鲜奶营养与品质,让消费者品尝到更新鲜、健康的奶制品。在消费需求升级的倒逼下,越来越多企业淘汰传统高温杀菌设备,投身设备升级浪潮,只为打造更优质、健康的饮品。

多元化:细分赛道的蓬勃生机
市场形态与区域的多元化,如同肥沃土壤,孕育出饮品品类多元化的繁花。不同地区有着独特的饮品偏好,奶啤在西北市场深受欢迎,椰汁在南方占据重要地位,山楂汁则是北方消费者的心头好。贵州刺梨、山西沙棘汁、浙江双柚汁等区域特色饮品,彰显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独特魅力。以柚香谷为例,专注双柚汁品类,历经5-6年精心耕耘,销售额成功突破10亿元,成为从0到1打造品类大单品的典范。
从产品品类来看,除了传统桃汁、橙汁等,区域性特色水果正成为创新亮点。柠檬共和国聚焦柠檬茶细分赛道,销售额逼近10亿元,为企业在细分领域发展提供了成功蓝本。同时,人群与渠道的多元化趋势也愈发明显。儿童果汁、女性果汁、老年人果汁等细分市场潜力巨大,特别是老年果汁市场,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比例增大,因身体原因对果蔬类、谷物类营养饮料的需求日益增长,成为一片亟待开发的蓝海。
沿海地区居民因饮食习惯等因素,尿酸高人群占比较大,对碱性饮料需求旺盛。天地壹号、康之味盐典等产品精准把握这一需求,在当地市场取得良好销售成绩。这些都表明,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正驱动着饮品行业不断细分市场,挖掘新的增长机会。
功能化:产品价值的精准锚定
功能化饮品正以其独特魅力,在市场中迅速崛起,其成功的关键在于产品价值功能化且能让消费者瞬间感知。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消费者会保持现有的功能性饮料购买量,这表明功能性饮料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六个核桃凭借“补脑”功能深入人心,山楂树下以“消食开胃” 为卖点收获大批拥趸,柠檬补维 C、薏米水祛湿、人参补元气等功能化食材,使产品品类鲜明、价值独特,极易被市场接受。以六口茶为例,作为含硒的无糖茶,不仅具有无糖茶的健康属性,还凭借“含硒” 这一功能以及赋予的“幸运茶”情感价值,在竞争激烈的茶饮市场中崭露头角。怡宝的菊花茶因“降火”功效被消费者熟知,在办公、家庭等场景中逐渐走俏,展现出良好的市场潜力。
然而,在药食同源、中式养生饮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当下,企业需保持清醒。在糖酒会上,这类产品琳琅满目,但盲目跟风往往难以成功。企业必须依据自身渠道资源,结合地域认知等因素,精准开发产品,才能在功能化饮品赛道分得一杯羹。

品牌化:穿越周期的长期力量
在互联网浪潮下,曾有“品牌无用论”甚嚣尘上,认为新品借助带货能一夜成名,赚得盆满钵满,无需品牌建设。但事实证明,这只是短暂的幻象。真正的品牌是时间、金钱、人员、生产、研发等多维度长期投入与积累的结晶。
品牌化的第一步,是基于品类的精准定位。早期王老吉与凉茶、红牛与维生素功能饮料、东方树叶与无糖茶等紧密相连,品牌名字成为品类代名词,这是品牌成功的关键基石。付邦安品牌咨询强调,选对品类赛道对于品牌初期发展至关重要,这需要科学的方法与精准的市场洞察。
品牌名称如同企业的门面,好的名字是成功的一半。红牛、东鹏、乐虎等名字与产品属性紧密关联,让人一目了然;柚香谷突出原料,悦鲜活强调新鲜度,都在品牌传播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反观某洋香蕉牛奶,品牌名未能突出香蕉牛奶品类特性,在品牌顶层规划上出现偏差,导致市场拓展受阻。
打造品牌需从最小单元的样板市场做起,以成为当地品类第一为目标。柚香谷从常州、衢州等地起步,逐步占领华东市场,进而走向全国;兰格格酸奶以北京为突破口,辐射全国市场,即将突破 10 亿元规模。他们的成功经验表明,只有在区域市场做深做透,积累品牌口碑与市场份额,才能实现品牌的全国化乃至国际化扩张。
大单品:破局之路径探寻
战略大单品的打造绝非易事,但也绝非不可能。在当下竞争激烈的饮品市场,从0到1打造出10亿、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饮品并非天方夜谭。关键在于精准定位与战略节奏的把控。付邦安战略163法则为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1个精准品类定位,明确品牌发展方向;6个月样板市场验证,在实践中检验产品与市场的契合度;3年品牌资产积累,通过长期努力铸就强大品牌。
从市场数据来看,2024年中国饮料总产量达到1.88亿吨,同比增长7.5%,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增长8.3%和9.2%,显示出行业正逐步恢复活力并呈现新趋势。瓶装水市场收入在2024 年同比增长 12%,功能性饮料市场增长更是高达15%,这表明健康化趋势下相关品类市场潜力巨大。同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前20强企业收入占比从五年前的43%提升至57%,但亏损面也从18.4%上升至21.7%,这意味着企业必须在健康化、多元化、功能化、品牌化等趋势下不断创新,才能在市场中立足并打造出战略大单品。
中国饮品行业正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健康化、多元化、功能化、品牌化四大趋势交织成一张紧密的网,为企业打造战略大单品既带来挑战,也孕育着无限机遇。那些能够精准把握趋势、勇于创新变革的企业,有望在这片充满活力与变数的市场中,打造出下一个引领行业的战略大单品,在世界饮品格局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中国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