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中国收藏》杂志25岁了!弹指一挥间,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风华正茂的“青年”,我们用25年时间证明了一本收藏类专业杂志的生命力。关注收藏,其实是发掘文化,25年的生命力恰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所给予的养分。从本期开始,我们专辟栏目《25年中国收藏访谈录》,力邀业界知名藏家...
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陈咏雯(左)向钟棋伟(右)致送感谢状。在今年2月,一位化私为公的收藏家,向香港艺术馆捐赠了一批珍贵文物,为香港的文化版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他就是知名收藏家、“怀海堂”主人钟棋伟,其精选出46组珍贵文物藏品,并慷慨捐赠给了香港艺术馆...
香港艺术馆精心策划的“袖珍·厚礼——浮云轩藏中国鼻烟壶捐赠展”开幕一年多来,吸引了超过60万观众走进“袖珍”的中国工艺美术世界,感受一位收藏大家的赤诚之心。已故香港收藏家冼祖谦及夫人冼石韫玉在香港艺术馆一场场异彩纷呈的展览中,闪耀着各界藏家的心血结晶,他们将毕生珍藏化为一份份“厚礼”,慷慨赠予这...
莫家咏 香港艺术馆总馆长来到香港,你的第一站会去哪里,是繁华热闹的铜锣湾商圈,还是风景秀丽的维多利亚港?或许,你可以走进位于尖沙咀海滨的香港艺术馆,在斑驳的历史光影与鲜活的艺术脉动中,触摸这座城市的文化灵魂。这里既有明代文人的山水墨韵,也有当代艺术家结合艺术与科技的创新作品;既有藏家倾其一...
(传)元 佚名《天中佳景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五月初五端午节又称“天中节”。古人认为“五”位于五个阳数正中,而午时又是太阳最高、阳气最旺之时,故称“天中”。关于端午节令画的记载,明清之际已蔚为大观。在这类绘画题材中,存世时间最久、数量最多的应属插花清供一类,其多绘五月当季的时令花卉植物、水果...
今天我们欣赏一幅书印卷,此卷纸本,纵32厘米、横236厘米。卷前有白文印“青照台”。自右向左,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黄宾虹的书法题字:自元代吾邱子行(吾丘衍)作三十五举(《三十五举》系元代吾丘衍所著,为篆刻学著作之始)。其一举曰“科斗为字之祖,像虾蟆子形也,今人不知乃巧画形状失本意矣”;二举...
王一亭 《吴昌硕行看子图》137.5厘米×53.5厘米1925年作王一亭绘《吴昌硕行看子图》,纸本立轴,浅设色,纵137.5厘米、横53.5厘米,乙丑(1925年)仲夏作。其时缶翁82岁,“一亭翁”(吴昌硕跋中对王一亭的称呼)作图题诗向缶翁表达敬意,时年王一亭59岁。所谓“行看子”,是旧时...
《中国收藏》杂志是我国目前向民间收藏领域的一本国家级月刊。自2001年创刊以来,以独特的视角报道新闻,以平实的方式传播知识,以优质的服务吸纳读者参与,深受全国收藏界、拍卖界以及文化艺术界读者的喜爱,已成为最受欢迎的收藏投资类权威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