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8年的春寒里徘徊,
日军的铁蹄,踏碎了江南的云彩。
华东大地,沦为血与火的舞台,
山河在哭号,岁月满目阴霾。
新四军,似一道闪电划破雾霭,
遵照指示,向着苏浙皖边迈开。
先遣支队,集结起无畏的节拍,
4月28日,从岩寺毅然出发。
那是怎样的一群儿郎啊!
眼神里燃烧着不灭的信仰,
肩头扛着民族的希望,
脚步踏响抗日的乐章。
穿越荆棘与泥泞的山岗,
蹚过湍急又冰冷的河江,
6月15日,来到下蜀车站旁,
破坏铁路,让敌交通线摇晃。
目光,敏锐地扫向四方,
发现镇句公路,日军汽车嚣张。
粟裕司令员,如雄鹰锁定猎场,
果断决定,在韦岗设下罗网。
17日的晨光,洒在韦岗的路上,
五辆日军汽车,如恶狼般南闯。
当它们闯进那伏击的战场,
枪声,如惊雷炸响在耳旁。
战士们,似猛虎扑向豺狼,
子弹呼啸,织就密集的火网。
日军惊惶,仓促间举枪反抗,
却已陷入死亡的天罗地网。
白刃相接,寒光在硝烟中闪亮,
喊杀声,震碎了敌人的胆肠,
鲜血飞溅,染红了这片土壤,
战士们,用生命捍卫荣光。
半小时的激战,漫长又短暂,
20余敌毙伤,4辆汽车成残骸,
缴获的军用品,是胜利的勋章,
韦岗绽放出希望的花海。
这胜利,如春风拂过苏南大地,
军民的斗志,被点燃得无比炽热。
新四军的名字,在百姓口中传递,
如同一面旗帜,在敌后高高扬起。
看呐,那曾经破碎的山河在重塑,
听呐,那抗日的号角在长空永驻,
韦岗的枪声,是历史的回响,
激励着我们,在岁月中奋勇奔赴。
让那精神,在血脉中永远流淌,
让那信仰,在心中熠熠发光,
在和平的时光里,我们不会遗忘,
那段峥嵘,那群英勇的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