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期刊

文学文艺

文化综合

阅读时代2025年4月第4期

两会聚焦:全民阅读与文化传承的双向奔赴


  “在数字浪潮与文化传承的交织中,‘全民阅读’再次成为两会热词。从‘倡导’到‘深化’,连续12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全民阅读,正从文化自觉迈向时代命题。代表委员们围绕‘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提出了构建标准化体系、打造数字阅读平台、培育乡村文化志愿者等创新方案,为书香社会建设注入新动能。”

一、全民阅读的立体化升级

  构建全民阅读生态,标准化建设是关键。全国人大代表陈天竺提出建立分级培训机制与效果评估体系,旨在提升基层阅读活动的思想深度。这种专业化导向与贵港市图书馆馆长李燕锋的数字化构想形成互补,她倡导的全国统一数字平台,通过大数据优化服务供给,让优质阅读资源突破时空限制。而在乡村文化振兴的答卷上,李翠利代表特别强调志愿者的“火种”作用,建议通过政策扶持与专业培训,激活乡村阅读的内生动力。

  融合分级阅读模式创新。德州市政协委员提出的“一核三融六策”体系,将学校、家庭、社会有机联动,通过阅读指导师培训培养复合型人才。这种精准化服务模式与实体书店转型形成呼应,民进上海市委建议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实体书店,通过房租补贴、消费券发放和政府采购,将其打造为社区文化服务节点,在数字化浪潮中守护文化温度。

  数字与纸质阅读的共生发展。南京图书馆研究馆员刘忠斌指出,建设数字图书馆与移动阅读平台,不仅能实现资源共享,更能适应碎片化阅读需求。这种“云端书香”与吕忠梅委员的纸质阅读主张相映成趣,在她看来,纸质书的沉浸式体验仍是深度思考的基石。广州图书馆的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其通过“领读大使+文化志愿者”模式构建文创生态圈,实现古籍数字化与现代传播的深度融合。

二、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当《黑神话:悟空》以数字技术激活古典IP,当春节申遗成功向世界传递文化密码,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成为两会焦点。李岩委员提出的人工智能与考古成果融合路径,为文明探源工程开辟新维度。而李燕锋代表强调的“守正创新”,则为非遗传承指明方向——科技赋能、跨界融合与版权保护的协同发力,让千年技艺焕发新生。

  非遗保护的辩证思考。面对非遗热潮中的商业化隐忧,汪惠仁委员发出理性之声:“要警惕非理性泛化。”这种辩证思考呼应着陈天竺代表的古籍保护建议,在数字化浪潮中守护文化基因的纯正性,成为创新发展的重要课题。代表委员们建议通过建立非遗保护传承基地、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等方式,推动传统文化IP的现代化转化。

  古籍活化与数字传承。陈天竺代表特别提出,要重点推动特色古籍简牍的保护研究与创造性转化,让承载中华文明基因的“冷门绝学”重焕光彩。广州图书馆在古籍数字化方面的突破,为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提供了可复制经验。

三、AI时代的出版业突围

  人工智能的勃兴为出版业带来深刻变革。麦家委员呼吁建立法律规范保护创作者权益,在技术狂欢中坚守人文价值。汪惠仁委员则强调出版人的“理想主义光芒”,指出技术工具应服务于内容创新而非替代创作。李岩委员提出的“中华文化基因数据库”,为古籍整理与文化遗产转化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

  实效导向的阅读推广。在这场技术与人文的对话中,顾青委员的“实效导向”颇具启示:全民阅读的深化应落实到“买书、读书”的具体行动,通过心得分享与效果评估,让阅读真正融入生活。这种回归本质的思考,为喧嚣中的文化建设锚定了价值坐标。

四、多维创新实践

  在代表委员们的建言中,多个创新实践案例尤为突出——

  打造“日用而不觉”的阅读环境:全国政协委员郑家建提出“纸数融合”理念,建议通过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精准推送资源,打造“日用而不觉”的阅读环境。他强调要将语文课与学科融合,提升教师阅读素养,整合家庭、学校、社会资源打造青少年读书品牌项目。

  实体书店转型:上海拟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实体书店发展,通过“书店+社区”模式打造文化地标,推动全民阅读生活化。

  青少年阅读体系:赵剑英委员强调“从娃娃抓起”,建议将阅读活动纳入学前教育,培养儿童自主阅读习惯。

  新媒体传播矩阵:韩敬群委员指出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的重要性,建议建立编辑与读者互动机制,发挥专业力量引导阅读方向。

五、未来展望

  从纸质书香到数字云读,从文化遗产到创新表达,全民阅读与文化传承的深度融合,正在绘就新时代的精神图谱。当代表委员的智慧化作政策春风,我们期待看到更多人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在文化传承中筑牢民族精神根基。这既是两会的民生期许,更是文明永续的时代命题。

  组稿:方可

  责编:王晓静

期刊简介

       《阅读时代》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湖北省创办的中国全民阅读第一刊。杂志以“进一步推动中国的全民阅读、提升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品质”为办刊宗旨,围绕服务国家全民阅读战略,宣传推广全民阅读,推介全民阅读先进典型,开展读书活动交流,传播先进阅读文化,为开展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打造一个宣传文化阵地,引导形成“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社会风尚。该刊形成了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风格,具有较强的知识性、指导性、艺术性、可读性,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过往期刊更多过刊..

阅读时代阅读时代
2025年9月第9期
阅读时代阅读时代
2025年8月第8期
阅读时代阅读时代
2025年7月第7期
阅读时代阅读时代
2025年6月第6期
阅读时代阅读时代
2025年5月第5期
阅读时代阅读时代
2025年4月第4期
阅读时代阅读时代
2025年3月第3期

阅读排行TOP10

品牌推荐

大理文化2025年10月第10期大理文化
2025年10月第10期
参花·下旬刊2025年10月第10期参花·下旬刊
2025年10月第10期
参花·上旬刊2025年10月第10期参花·上旬刊
2025年10月第10期
参花·中旬刊2025年10月第10期参花·中旬刊
2025年10月第10期
阅读时代2025年10月第10期阅读时代
2025年10月第10期
曲艺2025年9月第9期曲艺
2025年9月第9期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25年9月第9期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5年9月第9期
美术界2025年9月第9期美术界
2025年9月第9期
滇池2025年9月第9期滇池
2025年9月第9期
时代报告·奔流2025年9月第9期时代报告·奔流
2025年9月第9期
江南2025年9月第5期江南
2025年9月第5期
客家文博2025年9月第3期客家文博
2025年9月第3期
上海地方志2025年9月第3期上海地方志
2025年9月第3期
时代报告2025年8月第8期时代报告
2025年8月第8期
当代作家2025年8月第8期当代作家
2025年8月第8期
南风2025年8月第4期南风
2025年8月第4期
创作评谭2025年7月第4期创作评谭
2025年7月第4期
艺术广角2025年7月第4期艺术广角
2025年7月第4期
百家评论2025年7月第4期百家评论
2025年7月第4期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2025年6月第6期作文成功之路·小学
2025年6月第6期
南腔北调2025年6月第1期南腔北调
2025年6月第1期
椰城2025年5月第5期椰城
2025年5月第5期
当代人2024年12月第12期当代人
2024年12月第12期
老年教育·长者家园2024年8月第8期老年教育·长者家园
2024年8月第8期
慈善2023年11月第6期慈善
2023年11月第6期
交大法学2023年3月第2期交大法学
2023年3月第2期
文化交流2022年12月第12期文化交流
2022年12月第12期
中国书画 2021年9月第9期中国书画
2021年9月第9期
岁月·醒狮国学2021年1月第1期岁月·醒狮国学
2021年1月第1期
贵阳文史2020年12月第6期贵阳文史
2020年12月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