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对某些词语赋予特殊的含义。拿“度日”来说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我将“度日”看作是“消磨光阴”,而风和日丽的时候,我却不愿意去“度”,这时我是在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坏日子,要飞快地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度日”“消磨时光”这些常用语令人想起那些“哲人”的习气。...
对于一些作家,故乡只属于自己的童年;它是自己生命的巢,生命在那里诞生;一旦长大后羽毛丰满,它就远走高飞。但我却不然,我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家乡。我太熟悉一次次从天南海北、甚至远涉重洋旅行归来而返回故土的那种感觉了。只要在高速路上看到“天津”的路牌,或者听到航空小姐说出它的名子。心中便充溢着一种踏...
一个儿子酷像他的父亲,旁人看起来很滑稽,做父亲的就要得意了,世界上有了一个小小的自己的复制品,时时对着欣赏,如镜中的花水中的月,这无疑比仅仅是个儿子自豪得多。01我们常遇到这样的事,一个朋友已经去世几十年了,忽一日早上又见着了他,忍不住就呼叫了他的名字,当然知道这是他的儿子,但能不由此而企羡...
我从乌鲁木齐回来,给家人买回了两只小兔子。卖兔子的人告诉我:“这可不是普通兔子,这是‘袖珍兔’,永远也长不大的,吃得又少,又乖巧。”所以,一只非得卖二十块钱不可。结果,买回家不到两个月,每只兔子就长了好几公斤。比一般的家兔还大,贼肥贼肥的,肥得跳都跳不动,只好爬着走。真是没听说过兔子还能爬着...
早晨7点,手机闹铃响了。拿起手机,看了会儿新闻,然后起来煮面条当早饭。我现在在北京干的是小时工,工作时间从上午10点到下午2点,雇主家是在我住的地方3站地外的一个小区。我卡着点坐公交车按时赶到小区。用拇指打开了指纹锁。雇主家里的3只猫来欢迎我。我刚来干活儿的时候,3只猫围在我身边睁圆眼睛看我...
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心雕龙》确实是不朽的,因此它至今仍是中国古代文论和中国古代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然而《文心雕龙》的不朽,并不在于它重复了多少儒家美学的观点和信条,因为任何重复,即便是高明的重复,也不存在自身的价值。《文心雕龙》的成就,也不仅仅在于它在总结创作实践和批评实践的基础上对文艺理论...
大凡文理对话,人文学者明显居下风,处弱势地位。这无关个人的学养、地位、声誉等,而是知识结构决定的——一旦脱离公共话题,进入专业领域,我懂的人家多少懂一些;人家懂的我基本不懂。这种知识/权威的不对称,导致科学家们高度自信,不太可能认真倾听人文学者或社会科学家的意见。可即便如此,我还是不自量力地参与...
《小品文选刊》杂志创办于2001,是中共大同市委宣传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省级期刊,现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等权威机构收录,主要征稿方向:卷首语、品世、品事、品史、品情、品物、品味、品书、品艺、品言...具有大同特色的散文、游记杂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