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双春闰月”婚庆旺年,婚庆金饰备受关注。但金价的持续走高,让备婚的年轻人感到焦虑。“金价那么高,结婚有必要买五金(通常指手镯、戒指、耳环、吊坠、手链)吗?”——社交平台上类似的话题在评论区引起了热议。有人认为五金是中式婚礼的标配,长期来看黄金是保值的,有必要买;也有人认为金价处于历史高位...
作为一名资深吃货,出生在物流发达的年代,你可能以为世界上没有什么美食是你尝不到的。因为动动手指,全球美味就能送到家门口。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下称“海关总署”)用抽检数据告诉你:有些“美食”,真的过不了“国门”这一关!过去一年,有哪些不合格食品被拒之门外?经《消费者报道》统计,2024年...
民以食为先,食以安为本,“舌尖上的安全”一直牵动着每个人的心。一瓶看似普通的酱油,背后可能隐藏着违法添加的陷阱;一包香气扑鼻的零食,可能存在着微生物超标的风险。近日,《消费者报道》梳理年度大数据发现,2024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下称“市场监管总局”)共发布了14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
面膜测评①:两款检出甲醛,一款检出未标示防腐剂近期,在持续干燥天气的影响下,以湿冷著称的南方地区也罕见地遭受了一波漫长的“干冷攻击”,更有网友调侃“都快脱水成番薯干了”,作为门面的脸部更堪比“沙漠”。此时,没有什么比一张温和而不刺激的补水面膜来得更为及时、有效。2025年1月,《消费者报道》...
多少年轻人已成专业“成分党”?买瓶洗发水,要查成分表三小时,确保无硅油、无硫酸盐;挑支牙膏,要研究氟化物含量和摩擦剂类型,生怕伤害牙釉质;选个防晒霜,要对比SPF、PA值,还要看是否含有争议性成分。然而,2024年全国化妆品的抽检结果恐怕要让成分党集体“破防”了!有些产品标称“天然植萃”却是...
由于价格差异、品牌偏好等原因,海购化妆品已成为许多消费者的购物常态。作为化妆品入境的第一道防线,海关如同一面“照妖镜”,每一件试图入境的产品,都在开箱、检验、取样、检测等重重关卡下“现出原形”。因此,不少远渡重洋而来的化妆品,在海关“折戟沉沙”:或因证件不全,或因成分可疑,亦或因感官检验不过...
在宝宝学会自主上厕所前,婴儿纸尿裤、拉拉裤必不可少。但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部分婴儿纸尿裤的黑幕,让宝爸宝妈们瑟瑟发抖:山东济宁的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从正规企业收购本应销毁的残次品,经过简单处理后重新包装流入市场,这些纸尿裤残次品涉及麦酷酷、米菲、好之、Babycare、全棉时代等多个知名...
《消费者报道》杂志由广东省时代传媒集团创办,2012年10月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局批复成立,是一本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新闻杂志。 《消费者报道》的宗旨是打造一个独立、客观、公正,倡导科学消费与责任消费的权威平台。 在内容定位上,《消费者报道》通过对社会消费热点、消费行为的深入报道和消费产品的评测分析,揭示消费现象的逻辑和本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合理维益,同时为消费者提供科学、权威的商品及服务质量信息和价格信息。 《消费者报道》同时通过设立消费检测基金,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推动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的成熟和完善。 《消费者报道》的栏目设计包括专题报道、特别特道、消费之道、每月关注、人物故事和专家专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