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检验检测作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进程与质量强国战略的实施成效息息相关。
面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浪潮以及市场对检验检测服务综合化、一体化的需求转变,2024年10月,招商局检测技术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检测”)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合作,成功打造了全国首个省级质量基础设施一体化转企改革的“新疆方案”,设立招商局新疆检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新检”)。招商新检的诞生是央地合作的成功典范,为行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全新思路与模式借鉴。
一、改革背景: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
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都对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提出明确要求。与此同时,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程中,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蓬勃兴起,促使对检验检测的需求从传统单一检测服务模式,向涵盖检验、检测、计量、标准化等多领域一体化综合服务模式转变。在政策和市场需求双重催化下,检验检测事业单位改革成为大势所趋。
近年来,随着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检验检测行业的市场化需求激增,检验检测行业发展格局持续重塑,各地检验检测机构改革整合进程稳步推进,一系列整合改制的大动作接连上演。
从各地实践情况看,改革主要有三个大方向:一是事业单位之间的整合,如北京市通过整合成立北京市检验检测认证中心,浙江省成立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江西省成立检验检测认证总院等,新成立的机构仍为事业单位;二是事业单位改制为地方国企,如上海市组建上海市检验检测认证有限公司,武汉市整合全市检验检测经营性业务成立武汉检验检测认证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三是事业单位转为“法定机构”,如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于2019年实施法定机构改革,开全国国有检验检测机构法定机构改革先河。
上述规划与实施均由地方政府单独主导,改革后的机构仍为地方事业单位、国企或其他类型机构,是属地内部的改革。而新疆检验检测机构改革,则是由自治区政府和央企招商局集团合作推进完成,双方搭建合作平台,共商共议,攻坚克难,成功打造了全国首个通过“央地合作”实现省级质量基础设施一体化转企改革的典范,为全国检验检测机构改革提供了具有创新和示范意义的“新疆方案”。
二、“新疆方案”:一揽子改革体现效率和制度优势
“新疆方案”将原自治区质检院、计量院、特检院、纤纺中心4家事业单位的部分资产、全部经营业务和持有的股权等评估作价成立招商新检,实现检验、检测、计量、标准化等多领域事业单位整合与一体化转企。同步地,招商新检引入招商检测增资入股,重组成为招商检测控股的下属企业,完成了到央企的转变。
“新生”的招商新检快速导入招商局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机制,在战略、运营、财务、风控、行政办公等方面全面融入招商检测管控体系并实现高效运转。招商检测还统筹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将部分同类型业务并入招商新检,支持招商新检规模化发展,释放协同效应。
招商新检还充分利用招商局集团战略客户资源,与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国家能源集团等央企驻疆单位以及新疆本地大型企业开展合作。揭牌成立以来,招商新检干部职工干事创业劲头高涨,经营实现良好开局,2025年一季度盈利表现显著优于投资可研预测。
回顾各地检验检测机构改革实践,有的仅进行事业单位的整合,有的是整合与转企相结合,但鲜有同步进行资本重组的案例。转制后的企业实施资本重组或股权多元化,是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新疆方案”凭借“多元化整合、一体化转企”,实现了设备、技术、人才、机制等资源的互补共享与优化,提升了机构全方位综合服务能力,通过资本重组,实现股权多元化,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
更为重要的是,“整合、转企、重组”一步到位的一揽子改革,能够从起始阶段就统筹规划改革涉及的各个方面,确保各方面各环节紧密配合,形成强大改革合力,避免分步改革因过程衔接不畅、顾此失彼导致的诸多问题,还有利于增强改革发展的确定性,凝聚人心,稳定队伍,快速形成“战斗力”,迅速参与市场竞争,抢占市场化发展先机。
改革是人心工程。在改革过程中,招商检测高度重视涉改干部职工权益保障,制定了一个令各方满意的《人员安置方案》。允许涉改人员自主选择去向、妥善解决已退休人员的待遇保障,合理设计提前离岗人员保障方案,并做出员工薪酬不降低且企业发展红利惠及员工的承诺,增强员工归属感和获得感,保障了人员队伍稳定,做到了让自治区党委、政府放心,让涉改的干部职工放心。
三、央企赋能:破解难题与地方互利共赢
公益与经营难切分、公益性服务难保障的问题曾是检验检测机构改革的“拦路虎”。而招商新检创造性地解决了公益性服务保障难题。面对政府对检验检测机构转企后公益性服务难保障的担忧,招商新检本着依法合规、互相支持、责权对等的原则,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签署《公益性技术保障服务协议》,明确招商新检承接的公益性技术保障服务内容,保障自治区市场监管工作正常有序开展。此举很好地解决了改革中常见的问题,充分体现了央企担当和社会责任。随着企业发展壮大,不断开拓新的技术领域,还可以为政府市场监管工作提供更全面有力的技术支撑保障。
当前,检验检测事业单位转企改革后,多数转变为地方国企,属地化运营特点较明显。随着检验检测市场放开,属地化格局逐渐被打破,检验检测企业面临的来自外部的竞争愈加激烈。
面对新形势,“新疆方案”通过引入央企参与改革,既能使涉改的检验检测机构成长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也有利于构建市场化的体制机制。
与地方国企相比,央企普遍在资本、产业、市场、品牌等方面具有更大资源优势,在扩大业务规模、提升资质能力、吸引高端人才、实施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具有更大潜力。“新疆方案”中,招商检测将支持招商新检利用重组注入的资金,以乌鲁木齐为核心基地,整合西部优质检验检测资源,拓展新型能源化工、新材料、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领域,并探索布局中亚等“一带一路”国家市场;支持招商新检利用招
商局集团丰富的产业资源,开发大型设备检验、仪器检定校准、双碳认证等内部服务市场。
在一些改革实践中,转为地方国企的检验检测机构受经营和监管惯性的影响,往往继续依靠本地政府的支持和原有客户来经营,依然缺乏市场化的理念和机制,同时地方政府对企业经营的“干预”也会比较多。而在“新疆方案”中,由于引入了地方政府之外的央企股东,各方平等协商,约定了清晰的权利义务边界,招商检测作为控股股东充分享有对招商新检的管控权,地方政府股东通过董事会参与公司治理并分享股权收益,招商新检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激发市场化活力是检验检测机构改革的初衷所在。招商局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一直走在市场化改革的前列。“新疆方案”中,招商检测通过文化宣贯、管理培训、干部交流、对齐制度等多种方式,让招商新检干部员工尽快实现从事业单位思维模式向市场化企业思维模式转变。在招商新检快速建立市场化的体制机制,比如正向激励和负向约束的业绩考核机制、互相赋能的全员市场营销体系等,为企业参与竞争夯实市场化制度根基。
此外,通过央地合作引入央企资本,还有利于优化地方资源配置,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政府不仅不再需要支出原事业单位运作的经费,而且还能获得稳定的税收收入,并通过参股招商新检获得股权收益,达到以优化资源配置带动政府节支增收的良好效果。
招商新检未来将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深度融入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中国(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并积极向检验检测产业链上下游延伸,逐步从检验检测机构向综合性技术公司跃迁,以更多的业务抓手和科技成果,支撑促进新疆及区域高质量发展。此外,招商新检还将依托招商局集团在产业、人才、资本、机制等方面的优势,引领和带动区域检验检测行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区域检验检测产业高地。
招商检测正努力将招商新检打造成为西部第一、国内领先的检验检测头部企业,更好地支持新疆及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招商检测也正在以所积累的改革合作经验及独有的工具箱,积极参与更多地方检验检测机构改革,共同探索符合各地实际的最优改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