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期刊

证券市场周刊2025年9月第36期

速读


中美马德里
举行经贸会谈

  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9月14日至15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以及贸易代表格里尔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会谈。双方以两国元首通话重要共识为引领,就双方关注的经贸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的沟通,就以合作方式妥善解决TikTok相关问题、减少投资障碍、促进有关经贸合作等达成了基本框架共识。双方将就相关成果文件进行磋商,并履行各自国内批准程序。何立峰表示,中方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决心坚定不移,将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海外中资企业的合法权益。对于TikTok问题,中方将依法依规开展技术出口审批。同时,中国政府充分尊重我海外企业意愿,支持企业在符合市场原则基础上,与合作方开展平等商业谈判。何立峰指出,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双方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和广泛的共同利益。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尽快取消有关对华限制措施,以实际行动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会谈成果,为中美经贸关系的稳定持续营造良好氛围。双方一致认为,稳定的中美经贸关系对两国意义重大,也对全球经济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双方将继续落实好两国元首通话重要共识和前期经贸会谈成果,充分发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不断增进共识、化解分歧、加强合作,争取更多双赢结果,促进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稳定性。

19项措施
扩大服务消费

  9月16日,商务部等9部门对外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更大力度提振消费、扩大内需,促进民生改善和消费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提出五方面19条举措,包括:一是培育服务消费促进平台,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开展“服务消费季”活动,打造服务消费热点。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建设,促进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二是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提升文化娱乐、体育、家政、养老、托育等服务供给水平,扩大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三是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吸引更多境外人员入境消费,扩展数字服务消费;四是加强财政金融支持,统筹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各类资金渠道支持服务设施建设,加大服务消费信贷支持力度,实施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激发服务消费市场活力;五是健全统计监测制度,优化服务消费统计方法,创新开展服务消费监测分析。

规上工业增加值
8月同比增长5.2%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环比增长0.37%。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制造业增长5.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4%。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3%,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和4.1个百分点。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

社零总额
8月同比增长3.4%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668亿元,同比增长3.4%;环比增长0.17%。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4387亿元,同比增长3.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281亿元,增长4.6%。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35172亿元,增长3.6%;餐饮收入4496亿元,增长2.1%。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良好,限额以上单位日用品类、粮油食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7.7%、5.8%、16.9%。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继续显现,限额以上单位家具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8.6%、14.3%、14.2%、7.3%。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3906亿元,同比增长4.6%。

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
迎来便利化政策

  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深化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改革有关事宜的通知》。从《通知》主要内容来看:一是深化跨境投资外汇管理改革。如取消外商直接投资前期费用基本信息登记,允许外商直接投资项下外汇利润境内再投资等。二是深化跨境融资外汇管理改革。如扩大跨境融资便利,简化相关登记管理等。三是优化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政策。如缩减资本项目收入使用负面清单,取消不得用于购买非自用住宅性质房产限制等。

李家超发表施政报告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9月17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2025年施政报告。作为香港核心优势领域,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报告中占据重要篇幅,涵盖股票、债券、黄金、绿色金融等多个维度,通过机制优化与技术创新提升全球吸引力。其中,在股票市场方面,李家超表示,为加强对国家建设科技强国的金融支持,将通过港交所“科企专线”协助内地科技企业到港融资。同时,政府还将进一步完善主板上市和结构性产品发行机制,同时研究优化“同股不同权”上市规定,推动更多海外企业到港第二上市,以及协助中概股以香港为首选回归地。在股票结算周期方面,将积极探索缩短结算周期至T+1。此外,还将积极推动港股人民币交易柜台纳入“股票通”南向交易。债券与货币市场方面,香港特区政府将推进“固定收益及货币”路线措施,扩大金管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托管证券的抵押品使用范围,推动离岸内地国债成为国际清算所抵押品,并研究与港交所合作打造单一平台管理股票、债券等多类资产,促进“互联互通”机制联动。为强化离岸人民币市场功能,金管局将新设“人民币业务资金安排”,向企业提供长期人民币融资,并优化短期流动性管理机制,提升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枢纽的辐射能力。

期刊简介

       《证券市场周刊》由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联办)主办。见证中国证券市场风雨行程,推进中国证券市场规范发展。秉承“眼光即价值”的办刊理念,明确为机构和成熟投资人服务的定位,立足证券业,面向财经领域,集新闻性、专业性于一身,曾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周刊类读者阅读率之首(国家统计局1998、1999、2000年全国媒体调查结果)。

过往期刊更多过刊..

证券市场周刊证券市场周刊
2025年10月第39期
证券市场周刊证券市场周刊
2025年10月第38期
证券市场周刊证券市场周刊
2025年9月第37期
证券市场周刊证券市场周刊
2025年9月第36期
证券市场周刊证券市场周刊
2025年9月第35期
证券市场周刊证券市场周刊
2025年9月第34期
证券市场周刊证券市场周刊
2025年8月第33期

阅读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