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门部署推动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近日印发《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部署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新模式新业态培育、产业提质升级、筑基聚力赋能等四大行动,并细化了18项具体举措,助推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方案》提出,到2027年,重点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到80%,规模以上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均达到75%,智慧设计、数字研发、柔性制造、供应链协同等环节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能力大幅增强。培育10家以上智能工厂,建设5个以上高标准数字化园区,打造百个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梯次实施千个数字化示范(试点)项目。
《方案》还提出,到203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规上食品企业基本实现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食品工业数字产业集群,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水平有效提升,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提质升级支撑力显著增强,数字化发展基础不断夯实,食品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
围绕发展目标,《方案》部署了四大行动,并细化为18项具体措施。包括推进新技术研发应用,鼓励创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增强细分食品行业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产品供给;推动企业智能化升级,加快研发、生产、检测等关键工艺装备和软件改造升级;提升集群数字化发展水平,支持企业集聚度高、数字化基础好、配套条件完善的食品工业园区建设数字化园区等。
在组织实施方面,《方案》明确,优化政策支持体系。支持各地利用多种资金渠道开展技术改造和大规模设备更新,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和实施地方专项配套举措,优化要素配置和资源保障,加快重点任务、重大项目落实落地,积极开展地方及行业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扶持数字化转型关键技术装备应用。加大金融支持。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货币信贷和金融政策导向作用,强化融资服务对接,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对食品企业转型升级的融资支持力度,提高金融服务质效。支持符合条件的食品企业国内上市融资。
《反对商品过度包装 推动绿色文明消费》倡议书发布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中国包装联合会、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快递协会、中国酒业协会、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共同发出倡议,反对商品过度包装,推动绿色文明消费。
经营者要强化责任,做适度包装的先行者。各生产经营者应严格遵守清洁生产促进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限制快递过度包装要求》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开展自查自纠,依据标准规范商品包装设计与生产,减少包装层数、控制包装空隙率、降低包装成本占比,确保商品包装合规合理。
鼓励包装企业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绿色设计,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量,降低设计的复杂程度,优先采用易回收、易降解的包装材料,从源头上实现包装减量。同时,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包装制品的回收性能,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注重提升产品内在价值,以商品品质为核心,树立良好品牌形象。
包装企业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绿色技术攻关和转化,积极研发使用有利于资源节约的包装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的全过程。
行业协会等有关组织应发挥带头和纽带作用,推动上下游企业形成自觉抵制商品过度包装的良好氛围。通过制定行业自律规范,加强行业监督,对违反规定的企业进行曝光和处罚,维护行业健康绿色发展。
消费者要秉持理性,做绿色消费的践行者。消费者应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充分认识过度包装的危害性,自觉抵制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在购买商品时,注重商品的内在品质而非外在包装,选择简约适度包装的产品。
消费者应主动参与对商品包装的监督,发现过度包装等浪费行为时,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同时,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分享绿色消费体验,引导更多人加入到绿色消费的行列中。
鼓励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比如,购物时尽量自带购物袋,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选择可重复使用的餐具和容器,减少一次性餐具的消耗;支持商品包装的回收、循环利用等。
消费者应优先选择采用环保包装材料的商品,支持绿色包装产品发展。通过市场需求引导,促使企业更加注重包装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反对过度包装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商品过度包装的背后是面子消费的心理在作祟,这不仅与中华民族节俭的传统文化不符,更与国家近些年倡导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悖,全社会应共同抵制。呼吁社会各方共同行动,加大对商品过度包装的监督和治理力度,鼓励绿色产品、技术的创新应用,在全社会培育理性、健康、绿色消费新风。
金光集团APP(中国)荣获可持续先锋案例
近日,金光集团APP(中国)凭借零塑®水性阻隔食品包装纸,在2025企业可持续发展大会中荣获“2025可持续先锋案例”奖项。
零塑®水性阻隔食品包装纸,率先在现代化高速造纸设备中实现机内一次成型,是具有液汽阻隔和热封功能的单一材质食品卡产品。成功攻克了食品包装领域对传统塑料聚乙烯(PE)淋膜的依赖,避免传统二次复合的复杂流程,大幅节约能源并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用科技再次为纸张赋能。
该产品已通过德国造纸研究所(PTS)98.8%的回收率检测,获得德国莱茵小树苗认证、澳大利亚ABA家庭堆肥认证、中国GB食品接触材料安全认证且符合欧盟一次性塑料指令(EU2019/904号)等等,为全球绿色包装市场提供可靠保障。
曼罗兰设备精彩演示签约不断
China Print 2025曼罗兰展位,全新一代ROLAND 700 EVOLUTION卓越版、配备先进环保的LED-UV、8色加上光和加长收纸印刷机精彩演示。一个经过25年岁月洗礼依旧焕然如新的印刷机组,扫描联线喷墨样张每一个二维码都呈现不同的内容。曼领UV固化方案,更环保更绿色。曼彩AW603自动清洗橡皮布系统,曼彩低VOC环保光油,德国工匠精神和本土化发展碰撞出激情的火花。
曼罗兰迎来首个签约仪式:温州博杰包装有限公司引进全新一代ROLAND 700 EVOLUTION卓越版印刷机。随后,利好消息不断传出,签约不断。曼罗兰战略合作伙伴和环保之星的授牌仪式,向多年来与曼罗兰携手同行的尊贵客户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K展中国行——创新趋势论坛在上海召开
近日,由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国)有限公司主办的“K展中国行——创新趋势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盛大举行。活动通过主题演讲、技术研讨、商务洽谈及答谢晚宴等多维形式,搭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国际化交流平台。
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顾燕女士在开幕致辞中强调:橡塑行业正经历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转型’的关键跨越。面对全球碳中和目标,行业需以创新为引擎,加速绿色循环经济布局,推动低碳材料研发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她表示,K展将持续优化全球资源对接效能,为产业链升级提供全周期服务支持。
K展项目总监 Thomas Franken 展现了行业信心:2025年K展展位已全部告罄,预计吸引来自60余国的3100余家参展商,覆盖178000平方米净展览空间,规模较上届显著提升。他透露,展会将首次实现全馆覆盖并拓展户外展区,集中呈现从原材料、智能装备到循环再生的全链创新成果。
论坛特别设置“中国产业洞察”专题环节,四大行业协会负责人深度把脉行业趋势。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王占杰先生,剖析中国塑料加工业现状,指出“高性能化、功能化、生态化”将成为破局关键,呼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攻克再生材料规模化应用难题。上海塑料行业协会会长陈铭先生,聚焦高性能材料领域,预测生物基聚合物、轻量化复合材料及智能响应材料将引领下一阶段技术突破。温州包装联合会执行会长吴朝武先生,结合区域经济特色,强调塑料包装行业需加速向循环设计转型,通过技术创新应对全球环保法规升级。深圳市高分子行业协会执行会长王文广先生,对于中国生物基塑料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政策驱动,技术瓶颈,市场供需等。
展商代表分别展示了最新技术及解决方案。苏州全彩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推出易回收解决方案,干胶印刷利于回收,环保减排,实现碳达标的社会效应。江苏贝尔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展示了一站式塑料回收解决方案的步骤、产线及其应用领域。张家港市格雷斯机械有限公司演示管道挤出装备与塑料回收装备,清洗&造粒生产线等设备。广州通泽机械有限公司展示“三全一体”助产业链升级,将三全概念(全新价值、全程方案和全球市场)、技术和方法融合成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长链尼龙汽车解决方案,围绕“衣食住行”为千行百业提供材料整体解决方案。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彰显了中国企业的研发实力,更为全球客户提供了可落地的低碳转型方案。
浙江诚信迎旺旺集团验厂获圆满成功
近日,食品企业旺旺集团验厂专家组一行莅临浙江诚信包装有限公司,开展验厂审核工作,聚焦包装材料的全链条质量管理,标志着双方战略合作迈入崭新阶段。此次验厂既是质量管控的全面检验,更是产业链协同创新的起点。浙江诚信将持续以客户验厂标准为管理标尺,推动中国食品包装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为守护全球食品安全贡献中国制造力量。
浙江诚信包装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注包装研发制造,通过ISO9001、ISO14001、FSSC22000等国际认证,服务客户涵盖百事可乐、娃哈哈、不二家、喜之郎、蒙牛、瑞丽大通、李锦记等知名品牌。
新东方油墨参与2025川渝软包协会年会
近日,“聚力破卷·智创未来——2025川渝软包协会年会”在四川眉山顺利召开,会议吸引了来自软包产业链约550位嘉宾参加。
随着国家战略与行业格局的演变,软包装产业正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攻坚阶段。面对价格内卷的行业困局与技术升级的迫切需求,川渝软包装年会聚焦创新驱动与价值重塑,汇聚行业智慧,从材料本源创新到智能化转型,从质量管控升级到全链协同革新,探讨破局之道。
新东方油墨紧扣大会主题,呼吁软包装企业跳出低效竞争,创新突围,共同塑造软包装行业可持续增长的全新格局。胡洪国博士代表公司演讲,他针对新国标对原料及迁移限制的严苛要求,剖析了胶黏剂与油墨技术的变革方向:溶剂型胶黏剂通过原料创新和性能优化向高固低粘、高速复合延伸,无溶剂胶黏剂将着力突破高阻隔材料复合瓶颈并强化环保性能,油墨技术则围绕电子轴凹版高速印刷需求加速无卤素化与低干墨量突破。新东方依托42年聚酯多元醇研发积淀,以高效率的高浓度涂布、浅网高速印刷工艺应对低成本挑战,借助快速熟化技术提升效率,同步满足外观、剥离力及物化性能升级需求,为软包装行业应对全球化竞争、集约化发展及精细化管控提供了全链解决方案。(李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