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期刊

休闲娱乐

旅游摄影

摄影世界2025年10月第10期

邂逅东方梦境




  光影视界中,时间得以定格,历史也拥有了被雕刻与对话的更多可能。“蝈蝈小姐”是一位古风肖像摄影师,她的作品融合了严谨的考据与诗意的想象,以一种绘画式的视觉语言,讲述着跨越时空的文化故事。红墙黄瓦间伫立的女子、烟雨朦胧中低眉的仕女、梨花树下独酌的文人——这些画面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溯,更是对传统美学的当代诠释。借由东方审美的“魂”与西方技术的“形”,摄影师勾勒出一个又一个游走于虚实之间的东方梦境。

Q&A

  如何定义自己的拍摄风格?你认为这种风格的创作挑战是什么?

  蝈蝈小姐: 唯美绘画中式摄影,这应该是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的风格。我曾经在各种公开课和我的私人课堂上分享过中式审美在摄影中的运用,它是抽象、含蓄、间接且模糊的。比如,中国传统审美中有一种至高的追求,叫作“气韵生动”。其核心是突破物象的物理形态,让作品涌动出生命的节律与精神的张力 ——“气”是宇宙万物的生命本源,“韵”是气的流动所形成的韵律与神采,“生动” 则是气与韵在作品中的鲜活呈现。我曾在一次分享会上坦诚地向学员表示,以我现在的年纪和能力,难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一理念,更无法将这种理念呈现在我的摄影作品中。我需要积累更深厚的人生经历,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永远都会在不断学习与不断挑战的道路上。

  在你看来,通过摄影呈现中国传统艺术风格的优势在哪里?

  蝈蝈小姐: 艺术需要依赖载体来传播,而摄影作为一个兼具写实性与技术性的媒介,可以放大传统艺术的感染力。例如,拍摄博物馆的文物时,我通过微距镜头的使用,让那些原本肉眼难辨的纹饰,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让观者细细地品味古代工匠的审美与技艺。传统艺术中还有“留白”“水墨晕染”等效果,也可以通过摄影来实现。例如,我会利用烟饼或打光剥离人物与背景,将背景遮住或淡化,来模拟水墨画中的效果。大众可以通过这样极具中式风格的摄影作品,直观地了解中式审美。



  你的作品通过色彩、光线和构图,营造出极强的故事性与情绪氛围,这是否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东方传统美学与西方视觉表达的融合?在这方面,你是否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创新?

  蝈蝈小姐: 是的,确切一些可以理解为将东方审美的“魂”与西方技术的“形”两种体系彼此适配,服务于情绪与故事传递这一目标。东方传统美学以意境优先,追求虚实相生的留白感和情景交融的情绪共鸣;而西方视觉表达则逻辑清晰,追求精准的光影层次与结构化的构图,色彩上也有心理学层面的分析。东方的审美意识总是显得很缥缈,而西方视觉则更适合“落地”。通常在一场拍摄前,我会先确定核心情绪。例如,孤寂、悠然、春风得意,等等。之后,我再用东方美学定基调。例如,用枯荷加冷雾来表达孤寂,用梨花与梨花树下的茶具表达悠然。最后,我再用西方美学技术落地。例如,侧逆光勾勒人物的轮廓,让雾更有层次感、更清晰,避免东方的留白沦为空洞的画面。先定魂,再塑形,就能让这种东西融合变得自然且具有指向性。



  在拍摄故宫主题的作品时,如何通过服饰、姿态、色彩、构图、后期等进行特定的影像叙事?故宫的细节(如琉璃瓦、红墙、脊兽、建筑结构等)在你的镜头中如何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语言或文化符号,而不是单纯的背景?

  蝈蝈小姐: 拍摄故宫主题作品的核心,是让每一个视觉元素都成为文化底蕴的载体,而非单纯的场景打卡。在故宫拍摄,并不仅仅是将红墙、琉璃瓦、脊兽这样的建筑符号纳入镜头,更重要的是作品要体现出皇权礼制的秩序感、中式美学的意境感,以及历史场景的代入感。例如,服饰是连接人与故宫的第一纽带,它的关键在于形制正确和身份适配。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因此,我通常会选择明制汉服或者旗装,且选择适用于宫廷场景纹饰的服装。故宫不同区域的功能属性也不同,在太和殿、午门、乾清宫这类空间,核心是庄重、秩序,姿态也需体现敬畏感、仪式感;而御花园、角楼、储秀宫这类空间是生活化场景,姿态可更松弛、更具有生活化。故宫的色彩本身就是文化密码——黄瓦代表皇权,红墙代表庄重,蓝釉代表天青,青绿彩绘代表雅致。拍摄时,我会让拍摄对象的色彩与故宫底色形成和谐共鸣,挑选青蓝色彩的服饰与红墙形成色相对比,突出人物,或者选择赭石、浅棕这类大地色,增加历史的厚重感。故宫建筑本身是中式构图的活教材,沿中轴线左右对称式构图显得庄重大气,通过构图的规整感来传递故宫的礼制文化。此外,故宫的门洞、窗棂、回廊这类本就是天然的画框,将人物置于框中,框外建筑与框内人物仿佛形成了古今对话,有透过历史看当下的叙事感。后期的核心是放大故宫的文化质感,而非改变它。在调色上,我也会参考一些明代或清代的宫廷古画,更能凸显历史的厚重感。另外,一定要适当保留一些历史痕迹,如红墙斑驳的肌理、不完整的琉璃墙体,等等。总而言之,单独的一个元素难以承载故宫的文化底蕴,需让服饰、姿态、色彩、构图与后期形成一个闭环叙事,通过整套组合,才能让观者感受到故宫作为皇权中心的厚重底蕴,而非简单在故宫拍了张照。







  相比其他拍摄主题,故宫给你的创作带来了哪些独特的灵感?是否有某个瞬间让你印象深刻?

  蝈蝈小姐: 相比自然景观或现代都市,故宫的每一处砖瓦、光影都自带文化感与叙事感。每一次拍摄不单单是一次取景,更像是创作者与历史、建筑、美学的对话。景山公园是拍摄故宫全景的好地方,这里不高,但是刚好能看得见整体建筑群,又能隐约分辨出太和殿、角楼等,这种不近不远的尺度,让全景有了可触摸的厚重感。我记得曾经在傍晚时分爬上景山,黄瓦在夕阳下金光闪闪,屋脊上的脊兽在暮色里显露出模糊的轮廓。我让模特站在那,以故宫全景为背景拍了一张照片。我在修图的时候不自觉地想,这600多年里,故宫发生了多少故事,如今,它都浓缩在了这张照片中。画中人安静地看着它,有种时空折叠的错觉。每次在故宫拍照,最触动我的不是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而是拍完后看着取景器发呆的时刻,你会发现中国人对秩序的尊重、对历史的敬畏和对诗意的追求,这不是简单的拍照,而是与文化根脉的对话。







蝈蝈小姐

  佳能官方合作讲师,新浪微博、站酷、POCO等平台人气摄影师,曾出版《“十全拾美”——唯美人像摄影与后期指南》。

期刊简介

       《摄影世界》创刊于1956年,其前身是内部刊物《摄影技术参考资料》。1982年1月正式更名为《摄影世界》。作为新华通讯社主办的知名品牌杂志,是中国摄影界历史悠久、具有权威影响力的精美月刊。《摄影世界》着重介绍国内外摄影工作者和爱好者的佳作、拍摄体会以及实用的摄影技术和技巧。同时, 全面跟踪数码影像技术最新发展动态,及时报道和介绍最新的摄影器材。《摄影世界》一贯突出表现其“世界 性”的风格特点,重点介绍海外的摄影创作风格、技法等实用信息,保持其专业性、可读性、实用性、权威性、 服务性和时尚性等特色。

过往期刊更多过刊..

摄影世界摄影世界
2025年9月第9期
摄影世界摄影世界
2025年8月第8期
摄影世界摄影世界
2025年7月第7期
摄影世界摄影世界
2025年6月第6期
摄影世界摄影世界
2025年5月第5期
摄影世界摄影世界
2025年4月第4期
摄影世界摄影世界
2025年3月第3期

阅读排行TOP10

品牌推荐

摄影世界2025年10月第10期摄影世界
2025年10月第10期
摄影之友2025年10月第10期摄影之友
2025年10月第10期
旅游会展2025年10月第10期旅游会展
2025年10月第10期
大理文化2025年10月第10期大理文化
2025年10月第10期
中国旅游2025年10月第10期中国旅游
2025年10月第10期
青岛画报2025年10月第10期青岛画报
2025年10月第10期
畅游行2025年10月第10期畅游行
2025年10月第10期
旅读2025年10月第10期旅读
2025年10月第10期
度假旅游2025年10月第5期度假旅游
2025年10月第5期
照相机2025年9月第9期照相机
2025年9月第9期
色彩2025年7月第7期色彩
2025年7月第7期
宁夏画报 2025年6月第6期宁夏画报
2025年6月第6期
布达拉2025年6月第6期布达拉
2025年6月第6期
旅游世界 2024年12月第12期旅游世界
2024年12月第12期
阿拉宁波2024年3月第3期阿拉宁波
2024年3月第3期
青岛画报·今日青岛2023年12月第6期青岛画报·今日青岛
2023年12月第6期
中国花卉报2023年2月第4228期中国花卉报
2023年2月第4228期
中国温泉旅游2023年2月第2期中国温泉旅游
2023年2月第2期
青岛画报·新青岛2022年9月第5期青岛画报·新青岛
2022年9月第5期
海峡旅游2022年7月第7期海峡旅游
2022年7月第7期
旅游2021年12月第12期旅游
2021年12月第12期
影像视觉 2021年12月第12期影像视觉
2021年12月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