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货量回升:全球市场回暖迹象明显
CIPA 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 年 1 月至 6 月,全球相机及镜头的出货量较 2023 年和 2024 年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无论是可换镜头相机(ILC),还是内置镜头的紧凑型机型,都保持了稳定增长。尤其在 4 月至 6 月期间,需求出现了集中爆发。

全球数码相机(DSC)总出货量对比(2023 年、2024 年和2025 年 1 月至 6 月对比)
以 5 月为例,当月全球相机出货量达到 911996 台,其中 690731 台为可换镜头相机。出货量不仅远超 2024 年同期的 743965 台,也高于 2023 年 5 月的 707970 台。镜头方面,5 月出货量高达 936889 支,创下年内新高。
行业分析认为,除了美洲因关税预期导致的集中采购外,中国市场的持续增长是推动整体回暖的重要力量。

全球可换镜头数码相机(DSC)总出货量对比(2023 年、2024 年和 2025 年 1 月至 6 月对比)
中国市场份额攀升:从 19% 到 30.5% 的跃迁
如果说整体增长代表了行业复苏,那么中国市场比重的跃升则直接改写了全球格局。根据 CIPA 的地区数据:
·2022 年,中国仅占全球可换镜头相机出货量的 19%,落后于欧洲和美洲。
·2023 年,这一比例提升至 24%,首次逼近美洲水平。
·2024 年,中国上升到 27.6%,与美洲的差距显著缩小。
·到 2025 年上半年,中国份额达到 30.5%,不仅超过美洲的 25.2%,更以超过 5 个百分点的优势,成为全球最大市场。
相比之下,欧洲的市场份额则在逐年下滑,从 2022 年的 31% 降至 2025 年的 24.3%。亚洲其他地区、美洲和日本则保持相对稳定,仅在 1 至 3 个百分点间小幅波动。
年轻一代的选择:从手机到相机
中国市场的爆发式增长背后,是年轻一代摄影爱好者的崛起。《日经亚洲》曾报道,中国 Z 世代对智能手机摄像头的性能逐渐感到不满足,他们追求更高的成像质量、更强的可玩性以及对专业影像的探索欲望。可换镜头相机的自由度和专业表现,正好填补了这一需求。
近年来,中国社交媒体上的摄影话题持续升温,从街头纪实到旅行拍摄,再到人像创作,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使用微单或单反相机记录生活。这种趋势不仅体现在消费端,也推动了摄影教育、展览和二手交易市场的活跃。
不同市场偏好的对比
有趣的是,虽然中国在可换镜头相机领域一骑绝尘,但在内置镜头相机(包括便携相机和高端紧凑机)方面的需求相对有限。2025 年上半年,美洲和日本分别占据 26% 和 23% 的市场份额,而中国仅为 16%,略高于亚洲其他地区。

全球内置镜头数码相机(DSC)总出货量对比(2023 年、2024 年和 2025 年 1 月至 6 月对比)

全球可换镜头总出货量(2023 年、2024 年和 2025 年 1月至 6 月对比)
这显示出不同市场对产品类型的偏好差异:
·中国消费者更倾向于具备系统拓展性的可换镜头相机。
·日本与美洲则保留了对便携相机的较高需求,可能与本地旅行文化和消费习惯相关。
对于相机制造商而言,这意味着在制定全球战略时,必须针对不同区域的消费习惯做出差异化布局。
行业前景:挑战与机遇并存
中国的崛起不仅带来了销量上的改变,也为相机厂商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满足更庞大、更多样化的消费者群体?如何在教育、内容生态和售后服务方面进一步提升体验?与此同时,增长的动力也为品牌提供了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