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期刊

休闲娱乐

旅游摄影

青岛画报2025年4月第4期

情系青岛 墨韵山海


  Embraced by Qingdao, Ink Rhymes with Mountains and Sea


著名书画家张风塘

  在张风塘眼中,青岛的山海一色、老城区的人文景观,是大自然与历史馈赠的宝藏,用绘画来表达再合适不过。青岛的众多绘画流派,中西方艺术相互交融、碰撞,为他带来诸多启发。

  In Zhang Fengtang's eyes, Qingdao's harmonious blend of mountains and sea, together with the cultural landscapes of its old town, are treasures bestowed by nature and history - a perfect subject for painting. The numerous painting schools in Qingdao, where Chinese and Western art intersect and collide, have inspired him greatly.

  晕染皴擦,浓淡相宜,线条勾勒,疏密有致。运笔缓急自如,粗犷处如狂澜拍岸,细腻处则婉转低回……在青岛的艺术版图中,张风塘无疑是极为耀眼的存在,其艺术创作之路,宛如一幅绚丽的山水长卷,徐徐展开尽是岁月凝练的珍藏……

  数十年来,张风塘深耕书画艺术创作与研究领域,凭借在书法与绘画上的深厚造诣脱颖而出,获评《美术报》影响全国的十大年度人物。张风塘的山水画,气势磅礴、意境深阔,其中青岛题材几乎占据了其作品的半壁江山。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张风塘,听他讲述其对艺术创作的独特情感。

书画同源 血脉相承

  张风塘生长于书香门第,自幼研习书法绘画,对书画艺术的热爱扎根心底,他的山水画中丰富灵动的用笔,无不得益于其深厚的书法功底,以及他对书法与中国画血脉关联的研习探索。

  在张风塘看来,“诗歌、书法、绘画是血脉相连的。”早年对书法艺术的不倦追求,结合多年来对古典诗词的绘画与研究,张风塘对中国画中的书法用笔,有了自己独到的认识,“作画用笔要中锋行驶,达到力透纸背。行笔要平心静气,起止分明。”只要“看重书法用笔,静下心来寻根求源,日积月累,定会笔底生风,山川气象跃然纸上。”

  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从“激扬文字”的青春少年到气度儒雅的书画艺术家,热爱是他艺术创作的不竭动力,能将热爱变成一生的事业,实在是人生之幸。


《青岛港》

山海人文 与青岛同频

  1986年,张风塘因在青年诗歌大赛中获奖,踏上了前往青岛领奖的旅程。初到青岛,他便被这座城市的山海美景深深吸引。“青岛独特的地缘优势与多元文化的氛围非常适合用绘画形式进行表达。”此后,他时常来青岛写生,这座城市的山海风光、人文景致,逐渐成为他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不仅如此,张风塘还曾运用古典赋体的对仗、排比和典故写下《崂山赋》与《青岛赋》,气势恢宏地展现了青岛的地理风貌、历史沉浮与时代风情,他与这座城市的羁绊也愈发深厚。

  在张风塘眼中,青岛的山海一色、老城区的人文景观,是大自然与历史馈赠的宝藏,用绘画来表达再合适不过。青岛的众多绘画流派,中西方艺术相互交融、碰撞,为他带来诸多启发。在创作中,他大胆尝试将青岛的特色元素融入传统中国画,比如在山水画里加入西洋建筑,让作品更具时代感与地域特色,系列作品《时尚青岛》便是这样一场摩登与传统的对话,将创新凝于方圆之间。

  张风塘的写生足迹遍布青岛众多角落,他认为青岛处处皆美,“青岛的美就是每一个角落都值得你去画,只要是走出书斋,每个地方都可以画,每一处建筑、每一组树木都有独特的魅力,都值得用画笔记录。”崂山海岸线,凭借独特的花岗岩地形与山海相依的地貌,成为他最钟爱的写生地之一。海水的表现,是张风塘在绘画创作中的一大挑战与突破。以往中国画表现水多为湖泊、河流,面对青岛的大海,他不断探索新技法。他笔下的大海,多是风平浪静的模样,用留白表现浪花,以深沉色彩展现海的辽阔与厚重,传递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时尚青岛》(组画)中国画 50×69cm×4

  在众多创作中,为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创作巨幅山水画作品《青岛揽胜》的经历让张风塘尤为难忘。这是一项命题创作工程,要求在两个月内完成一幅4.7米×12米的巨作,全面展现青岛风貌。为了完成这幅作品,他精心构思,反复修改底稿,邀请三位同道,耗时40多天完成。作品融合汇泉湾、五四广场、电视塔等青岛地标元素,将现代城市与老城区的风貌完美结合,展现出青岛的独特魅力,如今这幅巨作陈列在上合峰会国际会议中心,成为青岛的艺术名片。张风塘回忆道:“这是为上合峰会专门创作的,底稿就起了5遍,最终创作时候是在青岛画院300平方米的大画室地板上完成的。”

  除了大型创作,张风塘也钟情于描绘生活小景,他创作的一组花鸟系列画,题名《画院风物笔记》,生动地记录了院内景致,并配上即兴创作的小诗杂句,仿佛在不经意间将生活中的点滴信手拈来,融入画中。在他看来,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艺术创作应不受局限,及时记录当下的心境与感动。“我有时就是即兴的表达,不局限于遣词造句,平仄合辙,写诗如此,画画亦是如此。”他说。


《汇泉湾》


《渔港唱晚》


《山海家园》110cm×70cm


《田园物语》120cm×96cm 2024年

  张风塘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也会遭遇创作瓶颈。每当此时,他便广泛欣赏各类作品,无论是古人经典,还是当代年轻人的创新之作,他都兼收并蓄。他认为年轻人思维活跃,能带来新的启发,帮助自己突破困境,实现艺术上的“螺旋式上升”。

跨越江河 同山水共情

  在绘画风格上,张风塘追求雄浑大气,致力于表现山川气象。阅遍万水千山,方能胸中有丘壑。他认为山水画家不能局限于闲情逸致的小情调,而应切切实实地亲近自然,感悟人生,走出书斋,释放心怀,让手中的画笔描绘出国画艺术的时代清音,塑造山川之大美。

  2010年张风塘组织策划了83天“重走长征路”的重大写生活动;2012年组织策划“江河对话 文化寻源”——长江、黄河流域大型写生采风活动;2013年组织策划“溪山行旅·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写生采风活动;2014年组织策划“溪山行旅·寻梦敦煌”写生采风活动。2015年组织策划“溪山行旅·北国抒怀”写生采风活动……张风塘将儿时看长江、黄河的梦想融入艺术创作,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倾注于笔端,也始终将重大主题与现实题材的绘画创作视为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他深刻认识到艺术必须与时代紧密结合,“深入生活,讴歌和赞美时代是文艺工作者永恒的主题,是这个时代赋予的责任与担当。”

  如今,张风塘仍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他坦言,自己还未达到创作的最高峰,一直在通往高峰的路上上下求索。在他心中,绘画是情感的寄托,是对生活的礼赞。未来,他将继续以讴歌青岛作为永恒的创作命题,以“写青岛、画青岛、爱青岛”的初心,持续攀登创作的新高峰。


《上合之春》110cm×60cm

青岛赋

  胶澳故郡,今曰青岛,上仰九重,下俯八表,位华夏之正东,处群山之环抱,经百年之沧桑,历四海之浩渺。

  壮哉青岛!承岱岳之遗韵,纳齐鲁之璀璨。三面环海,背负平川,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辖七区以携三市,踞齐鲁而望朝韩。海岸千里,斗折蜿蜒,巨礁峭壁,深湾浅滩,战时兵家之要塞,治时固国之险关。山有崂,三清华严九曲水;海无边,巨峰仰口紫霞餐。秦皇琅琊楼船射大鲛,徐福寻药一去不复还。大泽山上,观上游下息摩崖刻;唐岛湾畔,赏大珠小珠落玉盘;即墨城中,忆田横大摆火牛阵;沽河流域,访文化遗址有龙山……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登太平山遇雨,登高而观之,但见长风卷云,推浪翻岸,即而雨暮暝暝,不见岛城,兴尽悲来,感慨丛生。嗟夫,千载烟云;悲夫,百年国殇!满清昏聩,闭关误国,德军强占胶州湾;甲午风云,巴黎败议,日寇如狼虎视眈;七七事变,破釜沉舟,可怜胶澳俱焦土;厂厂自爆,船船自沉,民族觉醒起狂澜。近代之青岛史,屈辱至极,惨烈至极也!痛哉青岛!百年动荡,命运多舛,叹岛城之罹苦兮,哀民生之多艰!

  梁任公曾言“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五四一声,扼腕填膺,军民同戈,九州旗擎。不负学子三尺命,还我青岛有余声,一寸山河一寸血,春雷响彻动京城!烟雨迷蒙,寻大道于画舫;云开雾散,拥赤帜于东方。还我青岛,五四呐喊震寰宇;驱除外寇,中共挥戈定乾坤。

  已而骤雨停歇,风吹云散,碧海寥廓,夕阳在天,极目四望,万国建筑鳞次栉比,海湾沙滩斗折蛇行;海天胜境一览无余,东方瑞士姿态尽显;熙熙栈桥,回澜海阁,亭亭玉立,长虹卧波;崂山,浮山,山山叠翠;市南,市北,区区粲然;小青岛,燕儿岛,岛岛并立;太平湾,浮山湾,湾湾相连;奥帆中心,百舸争流,千帆竞秀;五四广场,燕舞莺歌,火炬盘旋。此去战火不足百年,而旧貌新颜恍如梦幻。改革风劲,开放浪激。上合峰会,众国来朝。六百里滨海大道,牵手“七大组团”;四万顷黄海碧波,簇拥“三岛一湾”。创民族企业品牌,青啤、双星并驾齐驱;引国际家电潮流,海尔、海信一马当先。跨海大桥,如巨龙腾空,连接东西起宏图;海底隧道,似时光回流,沟通两岸促发展。长鲸跋浪,山东舰创国产航母之首;海底捞月,蛟龙号破深蓝潜水极限。嗟夫,今日青岛,正可谓,翩翩兮,风华之正茂,浩荡兮,丝路开新篇。


《青岛揽胜》

  噫吁!今躬逢盛世兮,人和政通。九天揽境兮,一派蒸腾!枢道交错连海阔,接五洲友人;广厦林立接天阙,迎四海宾朋。潮起潮落,日出日升,青岛之百年,华夏之缩影。可歌、可泣,可策、可警。天下至美之物,易遭人嫉,至美之地,必遭人争。《礼记》有云:“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而能自强也”。感慨之余,赋歌曰:

  东崂苍苍兮,黄海泱泱。

  半岛都市兮,浩气昂藏。

  郁郁青年兮,深蓝逐梦。

  葱葱青岛兮,向海图强。

  临风放歌兮,心潮逐浪,

  星汉灿烂兮,屹立东方。

  登高把酒兮,祝吾胶澳,

  直挂云帆兮,渡彼大洋。

  张风塘 壬寅九月八日夜于芝泉斋

期刊简介

       《青岛画报》于1992年创刊,前身为1985年创刊的《信息画报》,由青岛日报报业集团主办,青岛画报编辑部编辑出版,是青岛市惟一的一份铜版纸全彩印画报,期发行量高达6万份,在全国省市级画报类期刊中名列前茅。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山东高端期刊第一品牌”。 《青岛画报》采用大16开版式,每期108个页码,每月5日出版发行。“创新生活·享受人生”是《青岛画报》的办刊宗旨。内容以都市生活为主,聚焦旅游、文化、历史、时尚,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独有的图片资源优势画说青岛、画说生活。

过往期刊更多过刊..

青岛画报青岛画报
2025年5月第5期
青岛画报青岛画报
2025年4月第4期
青岛画报青岛画报
2025年3月第3期
青岛画报青岛画报
2025年2月第2期
青岛画报青岛画报
2025年1月第1期
青岛画报青岛画报
2024年12月第12期
青岛画报青岛画报
2024年11月第11期

阅读排行TOP10

品牌推荐

摄影世界2025年7月第7期摄影世界
2025年7月第7期
大理文化2025年7月第7期大理文化
2025年7月第7期
摄影之友2025年6月第6期摄影之友
2025年6月第6期
旅游会展2025年6月第6期旅游会展
2025年6月第6期
中国旅游2025年6月第6期中国旅游
2025年6月第6期
青岛画报2025年6月第6期青岛画报
2025年6月第6期
畅游行2025年6月第6期畅游行
2025年6月第6期
旅读2025年6月第6期旅读
2025年6月第6期
度假旅游2025年6月第3期度假旅游
2025年6月第3期
照相机2025年5月第5期照相机
2025年5月第5期
宁夏画报 2025年4月第4期宁夏画报
2025年4月第4期
布达拉2025年4月第4期布达拉
2025年4月第4期
色彩2025年4月第4期色彩
2025年4月第4期
旅游世界 2024年12月第12期旅游世界
2024年12月第12期
阿拉宁波2024年3月第3期阿拉宁波
2024年3月第3期
青岛画报·今日青岛2023年12月第6期青岛画报·今日青岛
2023年12月第6期
中国花卉报2023年2月第4228期中国花卉报
2023年2月第4228期
中国温泉旅游2023年2月第2期中国温泉旅游
2023年2月第2期
青岛画报·新青岛2022年9月第5期青岛画报·新青岛
2022年9月第5期
海峡旅游2022年7月第7期海峡旅游
2022年7月第7期
旅游2021年12月第12期旅游
2021年12月第12期
影像视觉 2021年12月第12期影像视觉
2021年12月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