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自5月20日起正式施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最近举行新闻发布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瑞贺、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郑备、司法部副部长王振江、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丛林、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方光华先后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有关情况。
“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对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郑备表示。
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
民营经济促进法共九章七十八条,围绕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等方面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机制。
“其制定出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标志性事件,在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王振江介绍,民营经济促进法创下了很多个“第一次”,如第一次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第一次明确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第一次在法律中规定“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这必将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的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提振广大民营经济组织经营者的发展信心。
郑备表示,民营经济促进法旗帜鲜明地强调,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旗帜鲜明地强调平等对待、公平竞争、同等保护、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充分彰显了以法治的稳定性增强发展的确定性,是民营企业安心谋发展的“定心丸”。
王振江表示,希望各地区、各部门以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为契机,扎实做好贯彻实施工作,完整、准确、全面做好宣传解读工作,落实好法律相关要求,推动各项配套规定尽早出台实施,协调各种支持保障措施落实落细,不断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切实依法保护好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积极营造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扎实推动落地实施
民营经济促进法全文贯穿了平等对待、公平竞争、同等保护、共同发展的原则。郑备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从破除准入壁垒、拓展发展空间、优化服务保障这三个方面强化举措。其中,在拓展发展空间方面,国家发改委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正在加快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已经在核电、铁路等领域推出一批重大项目,目前有的核电项目民间资本参股比例已经达到20%,工业设备更新、回收循环利用领域支持民营企业的资金占比超过80%。
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积极履行统筹协调职能,会同各部门、各地方扎实推动法律实施。郑备介绍,在立法过程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提前谋划、同步开展相关制度的“立改废释”。一批配套制度机制已经出台,如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保障中小企业账款支付条例、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及其实施办法、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等。还有一批正在加快推进,涉及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服务保障、权益保护等方面。同时,不少地方结合本地实际,也在积极完善相关配套。
方光华表示,全国工商联将配合职能部门加快配套政策的出台,助推法律规定落到实处,还要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动建立完善政企沟通机制,提高服务水平,持续为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赋能,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不断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拓展新的广阔空间。全国工商联还要积极参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优化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工作,及时收集和反映民营企业在法律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司法执法部门优化配套措施,规范执法方式,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
金融服务持续发力
推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民营经济促进法关注的领域之一。其中提到:“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前提下,按照市场化、可持续发展原则开发和提供适合民营经济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资信良好的民营经济组织融资提供便利条件,增强信贷供给、贷款周期与民营经济组织融资需求、资金使用周期的适配性,提升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和便利度。”
近年来,民营经济领域的金融服务成为持续发力的重点。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为76.07万亿元,同比增长7.41%;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35.3万亿元,同比增长12.5%。
丛林介绍,对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民营企业,将把发力点放在“一业一策”上,立足行业产业的特点,提供有针对性、专业性的金融服务。在近年来民营企业表现亮眼的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领域,金融监管总局将着力完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在促进投融资结合方面,正在开展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股权投资试点,支持投资科技创新企业,目前已经设立了74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另外,在18个试点城市落地了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支持科技企业畅通资本循环。
在创新增信方式方面,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推动建设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优化知识产权的登记、评估、处置、补偿等相关政策,助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与财政部门联合出台了支持科技创新担保计划,为科技型、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等中小企业的贷款提供专项担保。“到今年一季度末,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7.7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0%。”丛林说。
在以中小微民营企业为主的外贸、消费领域,金融监管总局在小微融资协调机制中单列了外贸板块,全面梳理外贸企业清单,优先走访对接融资。另外,以短期出口信用险来支持出口贸易,今年一季度承保金额已经超过了2400亿美元,一些对外贸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的产业,像电子信息、现代化工、整车工程机械等领域,承保金额大幅度上升。
专家表示,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是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契机,随着相关举措的落地实施,民营经济必将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坚实步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