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期刊

文学文艺

音乐戏剧

音乐世界2025年4月第2期

唐翰章 在民歌的河流中演唱故乡的声音




  在2025年初春,中央广播电视台《民歌·中国》春节特别节目“春意融融的新年”以分享各地民俗的方式,串联起全国各地民歌。其中,一位温柔谦和的男高音歌唱家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他,就是唐翰章。唐翰章将充满年味的泸州民歌《花提兜》演绎得淋漓尽致,这也是唐翰章半年来第二次以民歌传唱人的身份登上《民歌·中国》的舞台。

  歌曲还未结束,观众席上就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唐翰章站在舞台上,微微欠身,脸上带着标志性的温和笑容。舞台对歌唱家的吸引力是巨大的,但当舞台的灯光渐渐暗下,唐翰章马上收回自己的心,回归到另一个重要的身份——大学声乐老师。

  在西南科技大学的课堂上,他不再是那个站在聚光灯下的明星,而是一位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的师长。他将自己在舞台上积累的经验与技巧,无私地传授给每一位学生,帮助他们在声乐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从热爱到卓越

  唐翰章出身于教师家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人民教师。耳濡目染下,教师的火种在唐翰章心中埋下。除了对教师的崇拜,唐翰章从小就表现出对音乐的喜爱,他曾在祖辈哼唱的旋律中度过了美好的童年。那时的他,还不知道这份对音乐的热爱,将会引领他在音乐的天空不断翱翔,越过一座又一座高峰。



  高中毕业后,为了实现在音乐上的梦想,唐翰章毅然辞别故乡,开启了长达10年的海外逐梦之路。从乌克兰到奥地利,从东欧到西欧,他刻苦研习,奋发向上。在求学的过程中,唐翰章遇到了许多给予他重要指导与帮助的恩师,先后师从多位世界级声乐大师,包括乌克兰国家歌剧院前首席男高音亚历山大·安德列维奇·沃斯特拉科夫教授、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Gerhard Kahry教授、美籍华人声乐教育家龚冬健先生、著名男中音歌唱家赵登营教授以及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声乐系主任Yuly Khomenko教授,他们不仅传授给他专业的声乐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他如何用心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正是这些宝贵的指导与经验,让唐翰章在声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他曾与维也纳爱乐乐团、芬兰西贝柳斯交响乐团等世界顶级乐团合作,参与了180余场音乐会,其中独唱音乐会3场。在歌剧领域,唐翰章也有着出色的表现,他曾在莫扎特歌剧《女人心》中饰演Ferrando,并随维也纳爱乐乐团在奥地利多个城市巡演。此外,他还在多部歌剧中饰演主角,如《兰斯之旅》中的Conte di Libenskof、《弄臣》中的Duka、《风流寡妇》中的Camille等,展现了其深厚的音乐功底和多样化的表演能力。唐翰章多次登上世界音乐的顶级殿堂,小时候的音乐梦,似乎在一次次的登台后越发清晰。

  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坚持,唐翰章再次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时刻。仅2024年底至2025年初,便两次登上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的舞台。出于对音乐的热爱,唐翰章还积极参与到公益音乐教育活动中,多次参加四川省音乐家协会组织的“到人民中去”文艺惠民活动,为基层群众带去高水准的声乐表演。近年来,唐翰章也在不断地进行自我突破,主演了《野火春风斗古城》《运河谣》《原野》《欧阳修》《李白与杜甫》等知名民族歌剧和清唱剧,指挥了《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等歌曲,演唱原创歌曲20余首,但唐翰章深知,荣誉与成就只是暂时的,真正的音乐之旅是需要一生践行,并不停行走在路上的。

探索与传承

  “民歌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它是活的,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出生于四川省绵阳市的唐翰章,因对音乐的热爱,促使他不断地去探索。但现在看到的成功,并非一帆风顺。

  当唐翰章刚学成归来时,逐渐感到西方的音乐艺术与本土文化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隔阂,之前所学的都是西洋的发声方式和曲目,而在日常教学和演唱中,一方面很难与学生和观众产生足够的情感共鸣;另一方面,唐翰章内心真正想表达的情感又难以通过西方音乐样式加以传递。与此同时,大量优秀的中国传统音乐也不断拨动着唐翰章的心弦。后来,唐翰章不断地去找寻一个平衡点,以自己所学与所爱进行融合。在音乐之路的探索中,唐翰章努力尝试西洋唱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并将这个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教训融汇于舞台演出与教学活动中。



  两次登上《民歌·中国》的舞台,唐翰章以民歌传唱人的身份分别带去了泸州民歌《花提兜》和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向全国人民展现了巴蜀文化和地方特色歌曲。

  在音乐的世界里,没有捷径可走,只有用心去感受、去理解、去热爱,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音乐之路。唐翰章的学习之路从未停止,踏实平稳地走好音乐路是关键。





  在唐翰章的办公室里,桌上堆满了各地民歌的谱子,有些已经泛黄,边角卷起,显然被反复翻阅过。民歌不是简单的“原生态”,它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情感表达的结晶。一首歌的演唱与时代、与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课堂上,唐翰章不仅教授发声技巧,更注重带领学生理解民歌背后的文化密码。他会讲述自己在采风时听到的当地人吟唱的古老调子;会分享在各地听到的有趣音律以及与民间艺人同吃同住的经历;还会即兴示范,用不同的方言演绎同一首民歌的微妙差异。

  在课堂上,唐翰章总是能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复杂的声乐理论讲解得通俗易懂。他强调声乐作品的时代风格与民族特性,鼓励学生不仅要掌握技巧,更要理解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

  从《民歌·中国》的舞台到大学课堂,唐翰章实现了从歌唱者到教育者的完美切换。他用歌声传递情感,用教学传承文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音乐舞台与音乐教育协同的模式。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唐翰章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音乐的纯粹与美好,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与力量。

  “舞台上的掌声固然令人陶醉,但看到年轻学子们对民歌产生真挚的热爱,这种喜悦是无可比拟的。”唐翰章说。从央视舞台到大学讲堂,唐翰章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转身。在他看来,这不仅是个人职业的转型,更是对民歌传承使命的重新认识。在他的身体力行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民歌,理解民歌,传唱民歌。

  “民歌是一条永不干涸的河流,我只是其中的一滴水。”唐翰章常常这样形容自己的角色。如今,他正以教师的身份,将这条河流引向更广阔的江海。在他的课堂上,在学生的歌声中,在每一次田野采风的记录里,中国民歌的声音正在被重新听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每一位歌唱者都有一个“唱好中国歌,讲好中国故事”的愿望。

  (本文图片由唐翰章提供)

作者简介

  郑雨薇,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郑雪


期刊简介

       《音乐世界》是四川省文联与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主办,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收录,是省级期刊。音乐世界研讨音乐理论和技巧问题,介绍声乐、器乐和识谱知识;发表音乐评论,刊登中外曲谱和音乐界名人。 《音乐世界》(半月刊)创刊于1954年,由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主办。 《音乐世界》是通俗音乐刊物。研讨音乐理论和技巧问题,介绍声乐、器乐和识谱知识。发表音乐评论,刊登中外曲谱和音乐界名人传记,报道音乐界及该社消息。

过往期刊更多过刊..

音乐世界音乐世界
2025年6月第3期
音乐世界音乐世界
2025年4月第2期
音乐世界音乐世界
2025年2月第1期
音乐世界音乐世界
2024年12月第6期
音乐世界音乐世界
2024年10月第5期
音乐世界音乐世界
2024年8月第4期
音乐世界音乐世界
2024年6月第3期

阅读排行TOP10

品牌推荐

当代音乐2025年10月第10期当代音乐
2025年10月第10期
广播电视信息2025年9月第9期广播电视信息
2025年9月第9期
音乐世界2025年8月第4期音乐世界
2025年8月第4期
剧影月报2025年8月第4期剧影月报
2025年8月第4期
演艺科技2025年4月第1期演艺科技
2025年4月第1期
中国音乐2024年7月第4期中国音乐
2024年7月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