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花潋滟光丽行,白鳝仙姑入画屏;一身艺术照氍毹,艺术一生崔美人。
崔光丽是一个为川剧而生的美人儿、以川剧为生的艺术家、为川剧添光增彩的梅花奖获得者、非遗传承代表人、学术技术带头人。她扮演的敫桂英、钱玉莲、祝英台、白鳝仙姑、麻五娘、葛来凤等舞台人物,形象鲜活靓丽;在青衣、花旦、闺门旦、仙狐旦、摇旦、老旦等角色行当中神形兼备;拥有《情探》《刁窗》《柳荫记》《别洞观景》《易胆大》《铎声阵阵》等代表剧目。戏路宽,涉猎广,表演细腻传神,声腔悦耳入韵,雅俗并美。
有个性的不一定是艺术家,而艺术家却一定有个性。作为一名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崔光丽的最大个性就是川剧,无论是舞台上还是生活中,有崔光丽的地方就会有川剧,人说三句话不离本行,对于崔光丽而言她是三句话不离川剧。与人交谈,说不上三句就要开始唱,唱不过三腔就要开始跳,跳不过三段她就要开始演,歌之舞之足之蹈之,只要有说话就会有歌唱,只要有歌唱就会配身段。无动不歌、无歌不舞,似奔涌而来的滔滔江水、川流不息,又如从天而降的甘霖润世,滴滴入魂。入世又入戏、忘情也忘我的崔光丽,常常自我沉浸在川剧世界里,因此她的状态是纯粹而唯美的,非外力而不能自拔。她,就是那种能让我们瞬间模糊舞台与生活界限,分不清站在我们面前的美人儿到底是现实中的崔光丽,还是舞台上的钱玉莲、敫桂英抑或祝英台的个性鲜明的演员。她是用艺术智慧带观众跨越时空进阶到川剧舞台的艺术家,并对自己有种“把生命与川剧融为一体”的自我使命感。
豆蔻十三,年少从艺,崔光丽天赋优厚,扮相俊秀,嗓音甜脆,表演灵动。十三岁步入戏剧殿堂,一生幸得名师垂爱,深得技艺真传。她先后师从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许倩云、王世泽,从艺生涯中还受教于阳友鹤、陈书舫、王清廉、邓学莲等川剧名师。代表剧作《易胆大》《柳荫记》《碧波红莲》《别洞观景》《好女人·坏女人》《阖宫欢庆》《刁窗》《情探》《铎声阵阵》等,传统经典、新编精品,古妆现代、丰富多彩,唱念做舞、应有尽有。
扎实过硬的基功,灵动细腻的表演,清脆甜润的声腔,崔光丽在青少年时赢得众多同辈的赞誉。唱着蜀韵川腔歌谣,迎着新世纪朝阳,在2003年迎来她艺术生涯中的第一个高光时刻。这一年,崔光丽在由著名剧作家魏明伦编剧、著名导演谢平安执导的新编川剧《好女人·坏女人》中以一人分饰两角独特高难的出彩表现,成功塑造了沈黛和隋达两个不同性别、不同个性和不同身份特征的舞台人物形象,出色的艺术成就让崔光丽在而立之年脱颖而出,一举斩获中国戏剧界最高荣誉奖——中国戏剧梅花奖。梅花谱从此有了崔光丽,川剧界也由此有了崔梅花,崔美人儿的昵称也由此开始逐渐被崔梅花儿的美称所取代。
成功摘得梅花奖的崔光丽没有停下她不懈追求更高艺术境界、攀登更高艺术高峰的脚步。2007年,崔光丽在著名剧作家魏明伦创作、著名戏剧导演查明哲执导的新编川剧《易胆大》中摇旦应工扮演麻五娘,以其麻辣鲜活、多姿多彩的传神表演,成功塑造了麻五娘这一独特舞台人物形象,因其在剧中的出色表演,崔光丽在同年荣获文化部第十二届文华奖“文华表演”奖。
2010年,这一年是在崔光丽人生艺术与艺术人生中都烙下深刻印记的一年,是一个双喜临门的欢喜之年。在这一年,她收获了人生爱情,与爱人一同牵手步入甜蜜婚姻殿堂,崔光丽的婚礼办得艺术而典雅。来自全国文艺界的戏剧名流、社会大咖济济一堂,笔者也有幸受邀参加了崔光丽文艺范儿十足的婚庆大典,见证了满心欢喜的崔光丽收获人生美满与婚恋幸福的瞬间。2010年对于崔光丽的人生艺术是如此美丽光彩,对于她的艺术人生更是一个自以为荣的一年。这一年,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的川剧《易胆大》,在上海演出大获好评,崔光丽也因在该剧中成功塑造了麻五娘鲜活舞台艺术形象的出色表演轰动上海滩,当年便以排名第一的骄人成绩荣获第二十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最佳配角奖。在崔光丽荣获的众多艺术殊誉中,这项大奖给她留下的印迹最深,除了艺术成就,就是这个奖项是她和她丈夫一同在颁奖现场共同领取的一次中国戏剧领域的重要奖项。崔光丽的丈夫J0E,是一个美籍华人,生活和事业都在美国,崔光丽也由此开启了她在中美两国之间的川剧传播交流推广之旅,文化交流,文明互鉴,崔光丽此后的艺术生涯又多了一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推广使者的身份。此后的每年,崔光丽在中美两国之间架起了川剧文化交流推广的桥梁。2022年秋,崔光丽以川剧文化海外传播交流使者的身份,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开展川剧表演艺术普及讲座教学活动,为密歇根大学舞蹈系学生传授川剧折扇、翎子表演程式,扩大川剧海外影响,提升川剧国际交流,收获海外艺术界人士友情。
川剧舞台上的崔光丽一专多能,她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从小花旦到大青衣,从祝英台到麻五娘,从端庄凄美的敫桂英、钱玉莲到清新鲜活的白鳝仙姑,无论角色跨度有多大,她都能演得栩栩如生、各美其美。舞台上的崔光丽温婉可人,生活中的崔光丽要强的个性却分外鲜明。崔光丽作为川剧大师阳友鹤亲传弟子,阳派川剧旦角表演艺术传人,在十六岁时就得阳友鹤先生亲授《情探》,川剧《情探》也由此成为崔光丽演了一辈子、一辈子都在不断传演和创新的代表剧作之一。阳友鹤的女儿阳云秀在一次与笔者的交谈中提到崔光丽这个要强个性时还专门替她说好话、打圆场:樊老师您多包涵理解,光丽她个性强。笔者回答说:阳老师,个性强不是缺点,对于艺术家而言,个性强反而是个优点。正是崔光丽身上的这股子不服输的要强个性,推着她在已经取得不俗艺术成就的功成名就之后,还坚持不懈,孜孜上进,并由此攀上一个又一个艺术高峰。

2013年,成名成家后的崔光丽以其更加娴熟的唱念做打手段和更为成熟的艺术风格,在由获得文华奖的剧作家郑瑞林、里程、安庆云等联合创作编剧,著名戏剧导演查明哲执导的新编川剧《铎声阵阵》中主演女一号葛来凤,这也是崔光丽与著名戏剧导演查明哲继川剧精品《易胆大》之后的又一次携手合作。崔光丽以其超强的艺术把控能力,将剧中主角葛来凤从一个十六岁的新嫁娘演到横跨几十年岁月后的老妇人,从花旦、青衣到老旦,从少女、中年到老年,一角横跨几十年,一剧应工多行当,充分展示了一名成熟艺术家在戏剧舞台上光彩迷人的艺术魅力。川剧《铎声阵阵》也先后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入选剧目和四川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省部级奖项。2016年崔光丽荣获“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2018年荣获“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称号,2019年荣获四川省“金熊猫”奖先进个人称号,2022年当选四川省首批戏曲名家工作室十大戏曲名人。

2023年,崔光丽以四川省川剧院艺术总监的身份从四川省川剧院退休,退休不褪艺术家本色、退休不退川剧舞台的崔光丽又在传承传播川剧的道路上开启了又一次艺术青春,她以非遗传承人、戏曲名家的身份在传承传播推广川剧表演艺术的广阔天地里发热发光,续写着她的川剧梅花传奇。
时光岁月匆匆过,天生丽质留美人,艺术家的心永远年轻,川剧表演艺术家崔光丽照样有着一颗不老的少女心,在将她毕生所学无私传授给新一代川剧接班人的广阔天地里,崔光丽又让我们看到了她的不老青春。在她的传帮带式的传授下,杨韬、杨娜、梅春英、唐梦煜等优秀青年川剧演员传承演出了她的代表剧目《别宫出征》《别洞观景》《刁窗》等。在近年来的全省青年川剧演员比赛和全省川剧汇演的获奖台上都有崔光丽学生的影子,省川剧院的杨韬、巴中市巴州区川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的杨娜、南充市川剧团的梅春英在四川省第六届青年川剧演员比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二等奖,南充市川剧团的梅春英和省川剧院的唐梦煜在第七届青年川剧演员比赛中再度荣获三等奖。巴中市巴州区川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的杨娜在2024年第二届川剧汇演中荣获年度英才奖。
崔光丽的学生一般不喊她崔老师,而是喊她崔妈妈。从崔妈妈这个昵称中,很容易就会让人联想到亲和与严苛交织的温暖与幸福。当年崔光丽喊她的老师许倩云为许老妈,当下她的学生又把老妈这个昵称反馈给了崔光丽自己,从许老妈到崔妈妈,世间上的人和事,有时就是会这样以我们觉察不到的轨迹,在付出和回报之间来回循环。也如天下所有的水都会别后重逢,慈爱与严苛融为一体的川剧母亲形象也会一代接一代地传承下去。
在成都麓山国际社区成都麓湖麓客戏曲社、简阳市春节联欢晚会等各种综艺盛典场所,我们随时随地都能见到崔光丽传播推广川剧表演艺术的美丽倩影,在麓山国际社区的山顶艺术区还设有崔光丽戏曲名家工作室,崔光丽也在这些常设的戏曲工作室以及成都市各基层社区举办的多种公益传承体验活动中,以川剧讲座和教授川剧表演等方式广泛开展川剧传承推广活动。

2024年5月,崔光丽在第二届海丝泉州戏剧周暨2024全国南戏展演上演出了她的代表作川剧经典折子戏《情探》,高亢激昂的唱腔和细腻入微的表演,赢得了全国戏剧界人士和广大戏曲观众广泛而一致的好评。作为全国传统戏的重要展演活动之一,全国南戏展演有着广泛影响力。崔光丽将川剧经典《情探》带到全国南戏展演平台,向更多观众展现川剧独特魅力。作为川剧传统经典,《情探》在文学、表演和唱腔上都具有独特的魅力。这出戏传唱百年经久不衰,剧本文学性强、川剧特色鲜明,崔光丽传演的《情探》既有她对川剧阳派旦角表演艺术的继承,也有她自己独到的发现和创新。在崔光丽看来,川剧《情探》除了展现川剧表演与声腔艺术魅力,也体现了川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守正不守旧,创新不唯新”的崔光丽在2025年新春时节,与青年作曲人、作词人、音乐制作人周小桐丝滑合作,将她的代表作《别洞观景》“站在船头观锦绣”经典唱段用戏曲与流行音乐融合的方式,在吉他伴奏和流行演唱的和声中演绎古典与流行的时尚国风,这段川剧声腔与流行音乐的琴瑟和鸣,在四川文旅频道播出后,在互联网平台上引发广泛传播,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直观表现出人心灵状态的音乐,是一种内心情感的写照和传递,崔光丽一生都在尝试戏曲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融合表达。20世纪90年代,由著名作曲家蓝天创作、崔光丽演唱的戏歌《康定情歌》,将戏与歌的融合演唱带到大西南。2020年那个炎热的夏天,崔光丽与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著名琵琶演奏家兰维微联袂演唱琵琶曲《刁窗》,在蓉城之南的四川巴洛克歌剧院掀起一波既传统又时尚的民乐演唱风潮。崔光丽在现代室内歌剧《钟馗别传》中主演川剧名伶,在谍战电视连续剧《伪装者》作者、著名影视戏剧编剧张勇创作的川剧《焚香记》中主演焦桂英,在这些作品中崔光丽都不约而同地对戏曲音乐的多元化表达做了难能可贵的探索与实践。
川剧成就了崔光丽的美丽人生,崔光丽的一生也从没有离开过川剧,从崔美人到崔梅花再到崔妈妈,每一个时段崔光丽都在以不同身份不同方式传承传播着她挚爱一生的川剧表演艺术。她用在不同时段里相同高度的艺术成就发光发热,以严苛艺术标准和炽热艺术追求不懈上进的崔光丽也从没有辜负川剧。
借问梨园春几许,蜀川新柳似娉婷。新时代,新川剧,川剧百灵鸟,梅花崔光丽。2025年3月3日,崔光丽迎着和煦的春风,又踏上了出川传授交流川剧艺术的新旅程,应山西晋剧院邀请,崔光丽带着她的代表作《情探》和对传统艺术的满腔热忱,赴山西省传授川剧《情探》的同时将她的这一代表作品改编移植为晋剧。满天星斗照琉璃,为川剧而生,视川剧为命的崔光丽,带着感恩前辈、感恩时代的一颗心,沐浴新时代的阳光雨露,在传承传播宣传推广川剧艺术的大道上不断进取,砥砺前行。
(本文图片由崔光丽提供)
作者简介
樊明君,四川省川剧院一级编剧。
责任编辑: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