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意萌动、万物竞发的美好时节,新一期《中国化妆品》杂志如期与诸位读者相逢。
“一年之计在于春”。2025年的春天,于各行各业而言,更具特殊意义。这一年,既是 “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站在两个重要规划的衔接点上,各行业都在积极总结过往,展望未来。
2021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将创新置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并着重指出,科技创新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驱动力。历经数年发展,化妆品行业在创新之路上的步伐如何?本期杂志将为您深度剖析。
我们从两大关键维度展开梳理。其一,聚焦研发投入。由于2024年年报数据尚未完全披露,我们以2019年与2023年数据为参照。梳理发现,国内主要上市化妆品企业的研发投入正迅速攀升。通常而言,研发投入增长显著的品牌,在市场上的表现也更为亮眼,巨子生物、贝泰妮、珀莱雅便是典型代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深陷增长困境的上海家化,也成为头部企业中唯一研发投入减少的品牌,令人唏嘘。
其二,关注专利申请。我们欣喜地看到,2005年至2024年这20年间我国化妆品领域专利申请数量呈逐年递增态势。在专利申请类型中,发明专利占比高达60%,这无疑是国家长期推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力见证。同时,在专利申请人类型中,企业占比达67%,凸显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当然,无论是在研发投入,还是专利申请数量方面,中国企业与国际化妆品巨头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例如,2023年欧莱雅一家的研发投入便远超国妆企业“TOP10”之和。从化妆品领域受理局为中国的重要专利申请人分布来看,排名前十的均为国际美妆巨头。
创新浪潮已在中国化妆品产业澎湃涌起,尽管迈向全球美妆创新策源地的征程充满挑战,道阻且长,但只要我们笃定前行,必能抵达目标。《中国化妆品》杂志愿与所有伟大的创新者们携手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