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盛行时,班上流行过一阵“吃梨潮”。下课铃声一响,雪梨的味道就在教室里蔓延开来。
这都源自网上一篇关于雪梨润肺的文章。毕竟在我们病恹恹的教室里,时不时就有此起彼伏的咳嗽声,连上课的老师都皱起了眉头,大着声儿讲课。我们想,这样扰乱课堂也过意不去,雪梨就这样火了。
雪梨多汁,清脆爽口。不出几日,大家的嗓子好了很多。可是,渐渐地,大家发现遇到点寒风就直哆嗦,跑操后更是瑟瑟发抖。
我们又去网上一搜,原来是梨会“发寒”。但我的同桌孙启,也是生活委员,他不认同,摇着头说:“我认为是我们的体质太差了,我们要正确养生。”但我们还是从研究如何不感冒,跑去研究如何取暖了。
我先装满了一保温桶的生姜红枣红糖茶,放在脚边。隔三差五的,就有不自觉的“长手”伸过来,倒上一杯。孙启的眼睛经常盯着我的保温桶。我能感觉到他的渴望:“要不,你也来一杯?”孙启一口拒绝:“不用。你连续喝了三天了,有用吗?”我吸溜了鼻涕,嘟囔着:“当然有用。”心里想着,不喝拉倒。
在我坚持喝姜茶时,已经有人趁着课间的空隙,挥起手臂,打起了八段锦。而自从孙启对我冷嘲热讽后,我就不拿正眼瞧他了,等他翘了半小时晚自习,从后门偷溜进来时,我才发现这家伙红光满面的。这家伙瞒着我们练了什么功?
等下了课,我故意很大声问孙启。没想到,这家伙一副神气样:“喝热茶算内服,一天才能喝多少?打八段锦算强身健体,还是靠调动自身产热。可是你们想过没有,这些都太有限了。驱寒如果想速效,绝对不是调用我们自身的力量,而是借用外力,比如泡澡。”
不得不服,就算是歪理,他说得也很在理。“这可别是你为晚自习迟到找的理由。”我嘴上不饶人。
孙启却“嘿嘿”一笑,说起他今晚泡澡,还遇到“光明顶”的副校长了。副校长摘掉了厚眼镜片,露出了迷糊的双眼,愣是跟浴池中的他打招呼:“张明,你也在啊!今年这届毕业班不好带,你辛苦了。”张明是这届刚来的英语老师。可是,浴池中只有孙启一人,他头上顶了一圈泡沫,很明显副校长认错人了!孙启将错就错,不敢吱声,只能竖起大拇指。
就在我们静待下文时,他突然话锋一转:“连副校长都去泡澡了,你们还不去吗?”大家听完都蠢蠢欲动。后来去浴室的学生越来越多,导致必须刷卡进出,甚至在上晚自习的时间后刷卡会被年级通报……
要问奏不奏效,看这么多人蜂拥而至就知道了。至于浴室的限制越来越多,这肯定跟孙启脱不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