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伊始,同学们是不是早已对那些学期里列出的计划表跃跃欲试、摩拳擦掌了呢?
作为一名深度沉浸于学习、校园生活的学生,想必你早已习惯朝五晚十被安排得满满的忙碌时光了吧?
没有老师的耳提面命,没有学校的规律课程,没有小伙伴的监督、督促,如何过一个有意思的假期,成为我们寒假的一门必修课。
寒假里去一个有风的地方
滑雪是我每年寒假的一项必选外出活动,或者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解压方式。
雪场上的寒假
文/猫哆哩

提起寒假,我想大概没有地方会比东北地区的寒假更具特色了——大雪、冰灯、冰糖葫芦、爬犁,每一个元素似乎都是东北的冬季独有的,也是在东北成长的孩子所独有的,然而这其中,滑雪场是东北孩子寒假期间最爱的项目。
滑雪场一般分为低、中、陡坡3个层级,第一次接触双板时,我和朋友只敢在最缓的“幼儿园”级低坡里晃荡,不仅如此,还没出息地一人背了一个“小乌龟”防摔垫。学滑雪的漫漫试错之路让我想起小学时学过的骑自行车,从最开始的“四个轮”,到卸下一个后轮,再到真正实现“两个轮”的骑行,其间我摔倒了很多次,膝盖也磕破了很多次,但这些崎岖与坎坷在后来我独立骑车经过放学小路时的那一刻都烟消云散了——我知道自己再也不用每晚睡前担忧第二天醒来会不会就忘记如何骑行,我已真正掌握了这项技能。
当然,学滑雪不比学骑自行车容易,而且请滑雪教练的价格很贵,我和朋友只能自己慢慢摸索。第3次在缓坡尝试时,脚下无法控制方向的雪板令我感到害怕,只能习惯性地往前倾,最终跌坐在雪里,沮丧地看着别人在我身边帅气地滑行经过,那一刻,我真的很想卸下雪鞋,赌气从雪场走回去。而同行的朋友则很心大地摔在了我身旁,嘻嘻哈哈地向我扔起雪球玩闹起来。慢慢地,我被她的乐观所感染,我们在爬坡、滑行、摔倒再爬坡的过程中重复,不知道是第几次尝试下滑。这一次,我们没有再摔倒,而是能够自如地控制方向和速度,稳稳地冲向了坡下。那一刻,我和朋友兴奋地在雪场里大声呼喊,冷风把我们的脸吹得红彤彤。从那以后,我不再满足于“幼儿园”级别的缓坡,而是向更高的中坡行进。走下魔毯来到坡顶时,我的心紧张地“咚咚”直跳,互相对视后,我和朋友还是毅然决然地从坡顶冲了下去,自由地转向、回弯,身边的人和物仿佛疾速向身后飞驰,我们就像扎进北风中的一把刀,向下的冲速不自觉地将身边的气流刺成两半,这样的肆意和畅快让一学期沉闷学习的压力瞬间消逝。
从此,滑雪成了我每年寒假的一项必选外出活动,或者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解压方式。提起寒假,我会下意识地想起东北的冬天,想起皑皑大雪,跟朋友无数次在雪场上飞驰的身影。而这种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精神,不仅仅存在于我的年少时期,或是滑雪场中,它自然而然地在我身上延续,我很愿意在每一个当下付出努力,来换取未来人生道路中某一刻的驰骋。
漫漫看
关于我放寒假后的真实状态
图/虔今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