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亚马逊云科技,虽然挑战很大,但我觉得使命感更大。”2019年张文翊首次以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执行董事的身份亮相亚马逊云科技全球峰会北京站,彼时业界议论的焦点是:这位曾经带领Kindle设备在中国的销售量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的“女强人”能否续写传奇?
众所周知,2019年是中国云计算市场极速发展的一个关键节点:Oracle败走中国,IBM深陷裁员风波,EMC卖身戴尔后持续低迷……唯独云计算不仅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还大举杀入传统IT厂商的腹地,搅得乱云飞渡。
也是这一年,人工智能、物联网、5G、微服务等持续与云计算的深度融合,将“含云量=含金量”的烙印深深刻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动机上。
“在这个行业里这么多年,从传统的IT到互联网的时代,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现在云时代,不管是初创企业,还是传统企业,没有一个行业不需要快速转型,云服务为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贡献,对企业的正常运营和成长也带来价值,让我感觉更深刻。” 执掌亚马逊云科技之初,张文翊既兴奋又不安,这与加入Kindle、电商的情况有着明显的不同——亚马逊云科技已经过了组织架构从0到1的“野蛮生长”阶段,更需要一个符合中国市场行情,同时能最大化利用全球优势的业务战略,从1到100建立适合的组织架构,做到“精细化的管理”。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公有云市场,算上中国出海业务后,亚马逊云的份额占27.8%,位于第二。但如果不含出海业务,亚马逊云只有6.3%的份额,在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和天翼云之后。
显然,对于国内企业,亚马逊云在出海业务上吸引力极大,而在本地化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上,亚马逊云科技显现出了水土不服的症状。在国内云厂商的强竞争力之下,即便是排名世界第一,亚马逊云科技也没能在中国的本土市场闯出一片新天地。
事实上,作为“后来者”,亚马逊云科技从不吝啬对中国市场的投资:中国已经成为除美国之外唯一拥有三个完整亚马逊云科技区域的国家,同时,2021年两个中国区域相继官宣扩容,北京区域新增第三个可用区,宁夏区域二期扩容且预计新增厂房设施面积及可支持计算容量将达到一期的1.3倍。
张文翊上任以来谈及中国业务战略提到最多的一点,就是加快全球云服务和功能在中国区域的落地,保障全球企业用户云体验的一致性和快捷性。数据显示,全球已经有85%的服务和功能落地在AWS中国区域。
“云是技术含量非常高的行业,亚马逊云科技作为行业的领导者、创新者,提供的云服务非常广泛和深入,加强国内团队与总部的沟通,把全球最好的服务在中国加速落地,这是我定的另外一个策略。”张文翊说。
另一方面,为了解决一直被业界“诟病”的本地化不足问题,2021年7月21日,张文翊在亚马逊云科技全球峰会宣布亚马逊云科技“全球优势,根治本地” 的战略架构,从业务端,“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帮助中国客户通过中国区域享受到全球领先的云科技和服务,更好地深耕本地业务;帮助海外的全球客户使用中国区域保持全球IT架构和体验的一致性,高效快速植根中国市场;帮助中国客户通过亚马逊云科技全球基础设施和服务出海走向世界。

这一战略,在2022年升级为“连中外、襄百业”:旨在帮助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针对金融、制造、汽车、零售快消、医疗与生命科学、教育、游戏、媒体与娱乐、电商、能源与电力等重点行业,组建专业的团队,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利用其领先的技术和解决方案,推动整个行业的转型和升级。
为此,张文翊亲自搭建了两个专业的核心团队:一个是产品专家团队,因为亚马逊云科技提供200多项云服务,而且每一类服务都有大量不同的技术和功能,一个销售团队不可能对200多项服务都有深刻的了解,所以针对一些比较特殊的、需要专业服务的客户,会搭建产品专家团队来配合前端销售,帮助他们一起更好地解决问题。
另一个是行业专家团队。传统行业的企业转型也需要上云,亚马逊云科技需要有一些既对行业有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了解云技术该如何更好地结合行业需求的人才。
这和当下国内几家云厂商的主攻领域几乎不谋而合。
显然,随着消费互联网增量红利消退,C端业务日渐饱和,云计算产业与互联网开始逐渐“解绑”。 聚焦产业数字化发展,垂直行业和细分领域成为云计算厂商布局重点,如汽车云、政务云、医疗云、教育云、金融云等。
随着垂直行业成为各大云计算厂商的必争之地,亚马逊云科技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并不容易:一方面,“老对手”们已经开始“磨刀霍霍”,比如腾讯云以音视频和游戏见长;零售电商更倾向于阿里云打磨出来的产品;华为也逐渐发展出了“军团”组织形态,通过规模小但灵活的方式,在垂直行业快速服务客户;另一方面,运营商云异军突起。
中信证券《通信运营商行业研究报告》显示,运营商的云计算收入正快速增长,行业竞争力和地位显著提升。该报告也预测,2022年—2024年运营商云计算业务将会保持高速增长,收入增速会显著领先于互联网云厂商。
根据2022年上半年业绩报,天翼云、移动云和联通云收入同比增长均超过100%。
也就是说,垂直行业成为上“云”主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期运营商云的发展。与传统互联网云厂商相比,运营商的“地面部队”更强,占据上游宽带网络和机房资源,贴近目前发展势头旺盛的垂直行业,在边缘节点具备快速扩张优势。在此基础上,运营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注重云网融合。同时,运营商在国内布局下沉至地市、区县,属地化管理成强竞争力。
不过,云计算服务的最终目的是满足行业客户的需求,运营商和互联网云厂商的资源禀赋不同,真正应当做的是以客户为中心,根据自身优势深耕垂直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市场。
“中国市场有非常多的特点:比如说中国在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全球领先,同时作为制造大国,正在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还有AI/ML(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家都在利用自己庞大的数据找到更多场景,从这些数据里挖掘出业务洞察,更好地提升、扩展自己的业务。”在张文翊看来,不只是服务好这个市场,从优秀的客户案例里找出亮点,把优秀经验和亮点输出到其他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中国对亚马逊云科技来说,毫无疑问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需要长期要投入的国家。
写在最后
IDC发布《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2上半年)跟踪》报告中:2022年上半年,AWS在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排名第五,排名保持不变,市场份额为8.1%,不过相比2021年上半年的6.5%,市场份额同比上升24.62%。对于中国企业或跨国公司使用国内公有云资源的业务,亚马逊云科技是前五名云服务商中增长最快的厂商。
执掌亚马逊云科技中国接近四年的张文翊,似乎再次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视野决定格局,面向未来,张文翊又将如何带领亚马逊云科技去赢得风云变幻的中国市场,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