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稿《2018年献礼剧述评》对已经播出的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遴选作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第一批推荐参考电视剧的思想价值、美学特色、艺术追求进行了分析,认为这批献礼剧深情回望与热情礼赞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坚持“小人物、大主题、主旋律”的创作宗旨,注重细节真实,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把历史融入到个人的生活当中,实现了“历史的人”与“人的历史”的统一,实现了现实主义价值观念的强势回归。
反映历史变革与时代精神的京味年代剧《正阳门下小女人》播出后,以真实的时代氛围、丰厚的生活内容、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和普通人的奋斗史得到观众肯定。本期《评论纵横》栏目刊发的《共享策略:性别言说与文化缝合—评电视剧〈正阳门下小女人〉》的女性叙事》《从细微见真章,以匠心触情怀—评电视剧〈正阳门下小女人〉》《〈正阳门下小女人〉:以女性成长史展现历史变迁中的人文情怀》三篇文章,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或探讨女性叙事策略和女性意识成长,或分析电视剧地域文化呈现,或阐释电视剧人物关系设置和情节安排方面的特色。
《理论探索》栏目刊发的《热播女性叙事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偏移表现与生成分析》认为,虽然近年来热播的女性叙事电视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建构了一批具有独立品格的媒介女性形象,但是在很多热播的女性叙事电视剧创作中依然潜藏着男权中心主义与封建落后的伦理道德观念,从而导致女性形象塑造上的偏移,其背后的原因是消费社会的资本逻辑和创作生产者对受众的迎合。《经典偶像剧翻拍热现象探析—基于流行文化研究的视角》透过流行文化生成发展机制,分析了偶像剧翻拍热原因,认为偶像剧翻拍要注重价值观重塑、时尚感创新、本土化改造,强化互联网思维。
短视频日益进入人们日常生活,成为媒体传播信息、人们记录生活的重要手段。本期《网络文艺观察》栏目刊发的《论网络短视频的片段性、典型性特征兼及其创作生产的审美反思》分析了短视频片段性、典型性特征,认为推动我国短视频健康发展,都必须在制作传播过程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主流价值的审美取向,树立内容本体意识,提升影像的文化含量,辩证地对待形式求新,不断提升审美的深度与广度。